第3页 历史上的“命运”有很多种
- 章节名:历史上的“命运”有很多种
- 页码:第3页
历史上的命运有很多种。最通常的见解是把命运理解成“定命”或“宿命”,一切都被决定了或者一切都无法决定,前者把人生理解成绝对的必然,后者把人生理解成绝对的偶然。这种“定命”与“宿命”的见解,从最远古的人类一直延伸到现在,影响可谓至大而至远。 竟无则把过去种种“命运”分为七类,可谓之“七命”说。第一类是定命,倡定命者把命运规定为一种外在必然性,认命运与人的存在无关,与人自身脱节。第二类是宿命,倡宿命者把命运定义为外在偶然性,人在此种偶然性面前不能有丝毫之作为。第三类是随命,随便之说规定了道德与幸福的统一,认为行善者必得福,行恶者必遭祸。第四类是俟命,俟命之说退其一步,认为道德之幸福之统一只是大体上的,劝诫人们不要完全指望靠德行获得幸福。第五类产运命,其中包括定命,运命论实是一种命迁说,认为好命并不固定于某一时某一人,只要耐心等待,总会有命运亨通的那一天;安命论教人安于命运的变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它相信没有人会永远点便宜,也没有人会永远吃亏。第六类是符命,倡符命之说者认为命运可以预知,命运在人行为之前通过各种征兆表现出自己。第七类是造命,倡造命之说者认为人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层面上创造命运,人完全可以“不怕”命运带给自己的一切。 引自 历史上的“命运”有很多种
57人阅读
五里地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页 序论:命运和它的多副面孔
人之短暂基于人只能在这世界逗留很短的时间,而这很短的时间中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又更是少得可...
-
第3页 历史上的“命运”有很多种
-
第5页 寿命、禄命、触值之命、存在之命
最后还有“存在之命”,亦可叫做“义命”或“理命”。想成为一个“人”的人,也许必须承担这...
-
第7页 “竟无命运观”使竟无忧伤
在那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又先我们离这世界而去的人们的“命运”之外,竟无的心里,再一次升腾...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