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withinbeyond (我善养吾中二之气)
读过 阿拉伯通史
- 页码:第98页
尼罗河三角洲东方的边界被攻下之后,阿慕尔的铁钳开始向顶点夹紧起来。(公元641年)5 月 13 日,尼丘(Nikiu,阿拉伯语的奈格优斯,Naqyūs,现今的舍卜什尔,Shabshīr)沦陷,而且发生了血腥的屠杀。除君士坦丁堡外,世界上最美丽、最巩固的亚历山大港(伊斯康德里亚,al-Iskandarīyah)仍然站在前头。 阿慕尔得到从阿拉比亚新增的援军,全军人数扩充到二万。某天早晨,他注视着似乎难以攻破的一座城墙,上面有许多碉楼,把埃及的首府和主要的港口保卫得很巩固。巍峨的西拉比阿目宫① ,耸立在那边,这座宫殿曾做过下界之神西拉皮斯的庙宇,又做过亚历山大港的图书馆;美丽的圣马克大礼拜堂,耸立在这边,这座大礼拜堂原来是恺撒庙② ,是克利奥帕特拉女王为纪念恺撒而创建的,随后由奥古斯都加以完成;在西边更远的地方树立了那两根阿斯旺红花岗岩的尖柱,这两根尖柱,据说是克利奥帕特拉所建立的,实际上是屠特莫斯三世(约公元前 1450 年卒)所建立的(这两根尖柱,现在还分别点缀着伦敦太晤士河的堤防和纽约的中央公园);在远远的后方,耸立着灯塔,白天在阳光下闪耀,黑夜里放出光芒,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确是名不虚传③ 。这种景致给沙漠里的阿拉比亚人的印象,无疑同现代纽约的摩天大厦的空中轮廓给移民的印象,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① 阿拉伯人把这种建筑叫做‘Amūd al-Sawāri,这个名称是从 Diocletian 的柱子来的,这些柱子现在仍旧是当地的特色。Maqrīzi,Mawā‘iz,ed.Wiet,vol.i,pp.128 以下。 ② 此庙阿拉伯人称之为 Qaysārīyah.Ibn-‘Abd-al-■akam pp.41,42。 ③ 参阅 Maqrīzi,vol.iii,pp.113—143;Suyūti,■usn,vol. i,pp.43—45。 引自第98页 就是那个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之间的Obelisk。3500年过去了,野心和衰亡,人类世界还是那个老样子。能去纽约的亲们可以去看看。
7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