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 章节名:第七章 不再分离
- 页码:第181页
七、不再分离 1、教学改革运动的四个发展阶段:P165
(1)独立的个体作出发自内心的决定,决定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为自己在制度之外寻找生活的中心。 (2)彼此发现对方,并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体”,以提供相互的、支持和发展共享愿景的机会。 (3)走向公众,学会将他们个人的关注转化为公众的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接受充满活力的评论。 (4)精神奖励,以支持变革的远见,并施加压力使奖赏激励系统的标准发生变化。 引自 第七章 不再分离 2、什么是过不再分离的生活?(典范:罗莎·帕克斯)
就是要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新的中心,一个游离于体制及其要求之外的中心。这并不意味着人脱离体制,人可以留在岗位上,但却意味着人的精神离开体制而独立。P166 为了催生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即一个人支配和引导自己生活的需要,应拥有的信仰。P167 个体要比批判体制还要更进一步,还要具有自我批判意识。就是默认,即使我拒绝遵从制度的要求,制度也没有凌驾于我的力量。我最切身的问题是我。P168 引自 第七章 不再分离 3、教学勇气来自何处?
当你意识到你不能再向那些损害你自身完整的某些东西妥协时,你对惩罚的理解就突然之间飞跃了。外部加诸于你的惩罚绝不会比你加诸于自己自我贬低的惩罚更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打开一扇原本就没有枷锁的小门,走进尊重心灵呼声的小天地。P170 这种教学勇气是从真我与世界的景观中最真实的地方开始的,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起栖身于此的勇气。P181 引自 第七章 不再分离 4、关于精神奖励P180(人类并不只是靠面包活着。)
运动最后阶段的精神奖励即是来自不再分离的生活的精神奖赏。在第一个阶段,人们认识到,任何人强加于他们头上的惩罚莫过于他们在自我泯灭的妥协中的自我惩罚。在第四阶段,人们认识到,任何人所能提供的奖赏都比不过他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所获得的内在奖赏。 引自 第七章 不再分离 5、诗人卢米说
“如果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就会带来致命的损害。”如果我们对心灵导师和真理的共同体不忠诚,那么我们就可悲的伤害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的知识所崇信的那些世间伟大事物。 引自 第七章 不再分离
46人阅读
一只绿苹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40页 五、教学于共同体中
五、教学于共同体中 1、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 (1)第三事物真实存在。教师和学生拥有...
-
第160页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
六、学习于共同体中 1、为什么要参与同事间的教学对话的共同体? (1)不仅是寻求支持和成长...
-
第181页 第七章 不再分离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