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福山”
- 章节名:那座“福山”
文:毛铭基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们只靠每人一个背包就可以一直生活下去的话,那出发前打包海运寄回国的18个箱子真的还需要吗? 这个问题正好带出我们间隔年期间的一个反思: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是否都被视为理所当然?要是不这样理解的话,我们的价值观会不会崩塌?当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时,是否考虑真的需要?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又是否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套既定的程序:上好的中学,高考以后上重点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找一份好工作,换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是为了买更大的房子,结婚是为了生小孩,小孩长大要上好学校……一直以来我们太注重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傅真在这本书开篇中提到“福山”,很多读者关心她最后是否已经找到那座“福山”。其实,她最后找到“福山”与否并不重要,因为过程本身就是收获。我所看到的是傅真在旅途中的转变,从以前对生活和工作的抱怨,过渡到旅途初期对未来的担忧,再到后来持着平常心去迎接每一天,享受旅途中的欢乐与艰辛。我觉得她比从前快乐很多,这才是我最高兴看到的。找到“福山”并不比享受当下更重要,因为“福山”不是目的,内心的快乐和平静才是。 长途旅行的意义对我们来说,不在于你花了多少钱去多少个国家,也不在于你的经历有多传奇自己有多厉害,或者你认识了多少新朋友又被多少人搭讪过等表面的东西,我觉得这一次旅行最重要的反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反思,而这反思是非常个人的,难以被复制。当然,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会动不动就像切.格瓦拉那样投身革命去,可是当我们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时,心里的石头总免不了会有松动的一刻,也迟早会开始尝试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一向认为正确或理所当然的事物。 引自 那座“福山”
61人阅读
非非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art20 阿根廷为谁哭泣
我忽然打了个冷战,如果探戈真的表达了阿根廷人的灵魂,那么这灵魂该是个多么团里而又孤独的...
-
Stay Real
拉丁美洲是一片完全不受重视的大陆,人们往往只会在考虑度假地点时才想起它。我有每天浏览BBC...
-
那座“福山”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