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Accessing
- 章节名:使用 Accessing
我们向使用权靠拢并远离所有权的长期进程中,有五个深层的科技发展趋势起着推动促进的作用: 1.减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 产品会鼓励所有权,但服务并不主张所有权,因为伴随所有权的排他性、控制性和责任类特权在服务时是没有的。这种从“拥有你所购买的”到“使用你所订阅的”的转变推翻了一些传统。所有权是随意的、不稳定的。如果有更好的东西出现,那就抓住新的丢掉旧的。而另一方面,订阅则提供了一个有关更新、发布和版本的永不停歇的服务流程,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保持永久的联系。服务并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种不间断的关系。当一个消费者选择使用服务而非购买一个产品时,他或她会对其有更为强烈的认同。 使用模式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距离拉得更近,实际上,消费者通常也会扮演生产者,即“产消者”。如果不再拥有软件,你只是使用软件,那你就可以与其共同进步,但这也意味着你已经被这个软件公司“招募”了。作为新的产消费者,你会被鼓舞去发现漏洞并报告给公司(省去一家公司中开销巨大的质量保证部门),到论坛里的其他消费者那里寻求技术帮助(省去一家公司中开销巨大的服务后台),还要去开发你自己的扩展插件和改进(省去一家公司开销巨大的研发团队)。使用模式令我们与服务的各个环节的沟通加强了。第一个转变成“服务化”的独立产品是软件。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service,SAS)而非产品的理念。 2.按需使用的即时性(Real Time On-Demand) 大量资金涌入服务领域的一个原因是,一项服务的开展形式要远多于一件产品。将运输业重新升级为一项服务的方式多到数不清。创业者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运输业(或者任一个行业)的利益分散到每一个组成的商品中,然后以新的方式进行整合。 以运输业为例,你如何从A点到B点?在今天,你有8种方式来与车辆进行结合,在以下变式上又可以有其他的变式。: 1)买一辆车,自己开车去。(当今社会的默认方式) 2)雇佣一个公司载你到目的地。(出租车) 3)租借一辆公司所有的车子,自己开车过去。(Hertz租车公司) 4)雇佣一个人开车送你到目的地。(优步公司) 5)从他人那里租辆车,自己开车过去。(Ride Relay公司) 6)雇佣一个公司,将你与同行的人按照固定线路送过去。(公共汽车) 7)雇佣一个人,将你与搭车的旅客送往目的地。(Lyft Line公司) 8)雇佣一个人,将你与搭车的旅客送往固定的目的地。(BlaBlaCar公司) 共享与租赁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在租赁关系中,租借者可以享有所有权的部分权益,而无需承担昂贵的资产购置费用或维护费用。当然,租借者也有些不利的方面,因为他们不能获取传统所有权的全部权益,比如修改权、长期使用权或者资产升值。租赁业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很多情况下,使用比拥有是更好的选择。而就我们即将迎来的世界,短期使用将成为常态。由于越来越多的的事物被发明和制造出来,而每天能够享受它们的时间总量不变,所以我们在每件事物上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换句话说,我们现代生活的长远发展趋势就是大多数物品和服务只做短期使用。因此,大多数物品和服务都在准备着被用来租赁和共享。 3.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从中心化的组织向更为扁平化的互联网世界转变的后果是,每一个事物——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必须更快地流动起来,以保证整体在一起移动。流动是难以拥有的,所有权似乎正从你指缝间流失。液态联系掌管着去中心化组织,对于它们来讲,“使用”则是更加合适的应对方式。 比特币是一种完全去中心化、分布式的货币,它无需任何一家中央银行来为其准确性、强制性与调节性负责。自2009年被投入使用,流通中的比特币已达30亿,并且有10万商家已接受其作为支付货币。比特币最重要的创新是它的“区块链”——使其变得强大的数学化技术。作为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区块链能够让金钱之外的很多系统都实现去中心化。当我发给你1比特币时,则不存在一个中央式中介牵涉其中。我们的交易会被记录在一个公共帐薄里(即一个区块链),而这个帐薄会分发给全世界其他所有的比特币持有者。这一共享数据库记录着所有现存比特币的交易历史以及持有者。这一比特币分布式数据库会以每小时6次的速度更新,以记录比特币产生的所有新交易;在你我的新交易达成前,它必须被大量的其他比特币持有者进行数学化验证。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区块链便借用点对点系统建立起了货币信任。使用比特币时,你对政府的信任便转而被对数学的信任所取代。 区块链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它是一种民众公有(public commons)。没有一个人真正拥有它,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它。作为一个变得数字化的发明,它也在倾向于变得共享;在它变得共享的同时,它也在变得无主化(ownerless)。当每一个人都“拥有”它时,也就没有人拥有它。实际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公有财产或民众公有。大多数公共基础设施都带给我们这种“胜过拥有”的利益。去中心化的网络/因特网就是现在的中心化的民众公有。 4.平台协同(Platform Synergy) 不同水平的高度彼此依赖的产品和服务,便组合成了一个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是多边市场。生态系统受到共同进化原则的支配——类似于生物学上的相互依赖共生(co-dependence),是竞争与合作的混合物。平台的工作就是确保无论供应商之间是合作还是竞争,平台自身要盈利,并且还要升值! 5.云端(Clouds) 由于云端的核心是动态分布,这意味着它的记忆和工作是以大量后备存储的方式分布在众多芯片里的。云端可以在任何一个单元关联失败时重新定位到自身的其他单元。云端是超链接的数据。根本上讲,将东西放置在云端上的首要目的是深度共享数据。云端还没有一个独立固定的架构,因而各种云端的属性仍在快速地进化中。但总体来看,它们是巨大的,以至于一个云端的基础存储量可以达到多个装满电脑的、足球场大小的库房中的信息总量,而这些库房则分布在相隔几千英里的诸多城市里。云端也具有弹性,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在其网络中添加或减少与其连接的电脑数量,来即时地扩大或缩小云端。并且由于它们固有的备用与分布的特性,云端是现存机器中可靠性最高的。 云端的一个核心优势在于,它变得越大,我们的设备就变得越小巧、越轻薄。云端负责所有的工作,而我们手里的设备只是提供对接云端工作的一个窗口。当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一个视频直播时,我正在看的是云端里的东西。当我在平板电脑上浏览书签网页时,我是在云端里冲浪。当我的智能手表界面因一条信息亮起来的时候,它其实是来自云端。当我翻开我的云笔记本电脑时,所有我进行的工作实际上都在另一个地方,即一个云端里。云端给我们提供了令人惊异的可靠性计算、极快的速度以及不断拓展的深度,而使用者却无需承担任何维护的负担。 以优惠价格出售的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使得创建一家新科技公司容易了100倍。创业者无需再构建自己公司的复杂的计算架构,而可以直接订阅一个云端的架构。这叫作“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通过在云端操作,以优惠的价格获得最好的基础设施的使用权,这是过去十年里硅谷诞生出众多创新公司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家公司的云端能发展到多大是有一定实际限制的,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云端崛起的下一步就是将不同的云端结合成一个“互联云”(intercloud)。如同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互联云则是云端的云端。虽然进程缓慢,但可以明确的是,亚马逊的云端、谷歌的云端、脸谱网的云端以及所有其他企业的云端将会交织成一个巨大的云端——大云端(The Cloud),而且对于每个使用者或公司而言,这个大云端运行起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云端。对抗这一融合过程的阻力之一,就是互联云需要各个商业云端共享它们的数据(一个云端就是一个连接数据的网络),而现在人们倾向于把数据当作黄金一样地储备。数据储备被视作一种竞争优势,而免费共享数据则被法律所阻止。在我们移向互联云的同时,我们也是在移向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社会。 我们知道一个去中心化的云端可以发挥作用,是因为有一个事例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2014年发生在中国香港的学生抗议活动。为了逃避中国政府在香港市民民通信上施加的监视,香港学生想出了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一方式无需把信息传到一个手机信号塔,也不用通过微博、微信或电子邮箱的企业服务器。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在各自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叫作FireChat的App。两部装有FireChat的手机可以通过wifi广播进行直接的联系,而无需将信息上传至一个手机信号基站。更重要的是,两个手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将这个信息传给第三个装有FireChat的手机。继续增加装有FireChat的手机,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所有手机完全连接的网络。若某部手机并非信息接收者,它便会作为一个中继站,将信息传至目标接收者那里。这一紧密联系的点对点网络(被称作无线网格网络)并不高效,却能够发挥作用。这种不太灵活的传播方式正是因特网在某一层面上的运行方式,也是因特网之所以如此强劲的原因。成功组建出FireChat构成的无线网格网络,意味着学生们创立了一个无人拥有的广播云端(因此它才难以被监控)。通过完全依靠其自身设备构成的无线网格网络,他们运行了一个避开中国政府监管的通信系统,时间长达几个月。同样的组建形式可以再一步扩大化,从而运行于各种云端。 当大范围的紧急事件造成电力系统中断时,一个点对点的手机网络便可能是唯一能够发挥作用的网络。若每个人的手机都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这便是一个无需电网支持的通信系统。一个手机的范围是有限的,但你可以将小小的手机作为“中继器”放在屋顶上——同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这个中继器就可以复制信息并向更远距离的一个手机传递。它们就像是迷你信号基站,但并不为一个公司所控制。一个屋顶中继器和数百万手机构成的无线网格网络将会创建一个无人掌控的网络。 引自 使用 Accessing
53人阅读
满满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流 动 Flowing
数字体制第三阶段中的基本单位,是流、标签和云端。 计算时代的第一阶段,借鉴自工业时代。正...
-
屛读 Screening
屏幕之民倾向于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屏幕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充满...
-
使用 Accessing
-
共享 Sharing
“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这种利于共享的版权许可协议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它鼓励人们...
-
过滤 Filtering
只接触那些你已经喜欢的东西是有风险的,即你可能会卷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漩涡,从而对任何...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