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页 第十章 阿那克萨戈拉
南水 (认识自己)
读过 希腊哲学史(第一卷)
- 章节名:第十章 阿那克萨戈拉
- 页码:第734页
2.4阿那克萨戈拉 生平 一般认为,AD500出生,AD480去雅典,AD450回伊奥尼亚,AD428死亡。 有人问阿那克萨戈拉:你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为了研究太阳、月亮、天体”。 当过伯利克里的老师。 哲学思想的特征:一,较多地保留了伊奥尼亚哲学的朴素辩证法,忽略了探讨自然物质的数量规定性和形式结构;二,其自然哲学洋溢着比较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 种子说 背景。面对伊奥尼亚哲学和爱利亚学派哲学的对立,要解决“一”和“多”的矛盾。用多元的物质本原改造巴门尼德的“存在”,用粒子化的物质结构来 革新和发展伊奥尼亚哲学的本原论。 理论出发点。巴门尼德的存在说“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产生,也不能变为非存在”。事物不能从无(非存在)到有,也不能反过来从有(存在)到无,因此无所谓生成和毁灭,只有种子的相互结合和分离。那么“头发怎样从非头发产生的,肉怎样从非肉产生的?”,比如,我们通过吃食物而长头发和生出肉来,食物这种非头发怎么会生出头发,这种非肉怎么生肉来呢?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其实食物包含着一切的东西,包括产生血、肌肉、骨头等东西的部分,这些部分只有理性才能认知,感官是认识不到的。 种子说。“在每一个复合体中,包含着一切种类的东西,万物的种子(spermata seeds)。它们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DK59B4)宇宙万物都是由种子组合而成的,种子无限多、不生不灭,万物的生灭变化是种子结合和分离的结果。 种子的三大特性:一,种子的无限多元性。数量、种类无限,结构无定形,克服恩培多克勒从有限生成无限的理论困境。二,种子和物体的无限可分割性。微分思想,肯定事物具有间断性和连续性二重性,反对芝诺悖论。三,种子包含万物的成分。即一切包含一切,其中以最优成分确定具体的事物的质。 评价。克服了恩培多克勒有限产生无限的理论困境,但却忽视了物质结构中的数量关系和形式结构,忽视了不同结构层次的物质是由质的区别的。也没有解决“一”和“多”的问题(作者论述过少,只是提到种子似乎有了统一性,是多中之一,但这种多中之一经不起推敲。) 事例说明,万物的生成和转化。人们吃掉食物变成头发和骨、肉现象说明。食物由无数种子构成,每个种子中都包含一切事物的成分,包括头发、骨、肉等的成分,但在食物未被人消化而变为人的组成部分之前,食物种子的成分以食物,比如面包成分居多(种子中每种成分都有,但面包成分最多),于是食物就表现为食物,比如人所见到的面包。当食物被人吃掉并消化后,种子在人身体里开始分离并重新结合(动力因是努斯),具有较多肉成分的种子聚在一起成为肉,具有较多头发成分的种子聚在一起成为头发等等。 (国风:这里有个疑问,拥有较多食物成分的种子群体,是如何变为头发成分较多或肉成分较多地种子群体呢?按到“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产生,也不能变为非存在”,那么食物成分占优的种子哪里去了呢?头发成分较多地种子是哪里产生的呢?是否可以这样解释,比如假设面包种子集合为:4个面包成分占优的种子A、3个头发成分占优种子B、3个肉成分占优的种子C以及其他各种成分都平均分配的种子D、E、F等等,表意的数学表达式为:面包 = 4A+3B+3C+D+E+F+...,面包种子A占4份,其他种类的数量都少于4,所以面包成分占优,食物就表现为面包。人消化掉食物后,面包的种子之间开始分离,开始结合成头发2A+3B+D+...和肉2A+3C+E+...,这样就可以解决我的疑问。其实还是成问题的,某种种子占优并不表示物体中某种成分占优,比如A包含2份面包成分而其余皆一份,B中包含3份头发成分而其余成分皆一份,假设其他种子中面包成分和头发成分都只占了一份,这样面包中就包含面包成分为4*2 + 3*1 + 3*1 + 1 + 1 + 1...=11+ 3*1 + 1 + 1 + 1...,头发成分为4*1+3*3+3*1 + 1 + 1 + 1...=12+3*1 + 1 + 1 + 1...,可以看到面包成分比头发成分少一份。阿那克萨戈拉在这里并没有说清楚万物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只是一个成分占优势的假设是不充足的。) 努斯学说。 主要的哲学贡献,精神实体“努斯”概念的提出比较清晰地说明了物质和精神的区别。 努斯的特征:一,无限但单纯、自我同质,不同于种子;二,独立于万物之外;三,具有能动性,是万物运动、转化的动力因;四,具有认知功能,并决定万物。 意义。重视研究人类理智的认识形式;具有目的论倾向,使得哲学和科学更重视研究规律和秩序。 认识论。 异类相知的朴素反映论。感觉是相异的事物对感官的刺激,任何感觉都会伴随着痛苦,刺激越强烈或越持久,痛苦就越显著。 感觉和理智有区别,“可见的东西是不可见的东西的一种显示”。 自然现象的解释。 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认为日月星辰是炙热的石块;科学地解释了日食和月食“月亮的光来自太阳光的反射”、“月食是由于大地遮断了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日食放生在新月时,那时月亮遮蔽了太阳照射到大地上的光”;科学地解释了闪电、冰雹的成因、虹的形成等等。可以说物理许多方面达到了现代初中毕业生的水平,非常了不起。 总结。 主要贡献在于提出种子论的物质结构理论和努斯学说,影响了后来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局限在于,割裂动力因和物质本身,把理性夸大成为同物质对立的精神本原,成为世界秩序的原因。
南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53页 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的自然哲学家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史 民主制为哲学思想发展奠立了社会基础。 AD683 雅典王政时代结束。氏族制...
-
第666页 第九章 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 生平 盛年约AD444-AD441;约小巴门尼德20岁,同时代有阿那克萨戈拉和普罗泰戈拉;...
-
第734页 第十章 阿那克萨戈拉
-
第797页 第十一章 复兴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
2.5第十一章 复兴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 ----阿凯劳斯、第欧根尼和希波克拉底 总评 总的来说并没...
-
第844页 第十二章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第十二章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总评 原子论学说是早期希腊哲学(即自然哲学)的大综...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