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城市里的手艺人
- 章节名:那时城市里的手艺人
那时城市里的手艺人 一 少儿时,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各式各样的手艺人做活。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昨天的事情。 三四十年前,城市里的手艺人是很多的,俗称“三百六十行”,什么铁匠、木匠、石匠、皮匠、篾匠,箍桶的、补锅的、阉鸡的、修钢笔的、刻章治印的、修锁的、弹棉花的、磨菜刀的,还有开什么翻砂铺、白铁铺、铁匠铺的等等。 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各种行当的吆喝声:“磨剪刀来、戗菜刀”“换锑锅底”……在大街小巷里此起彼伏。还有的不是靠吆喝,是靠声音。“铛、铛铛”——这是阉鸡的;“叮叮当、叮叮当”——这是卖丁丁糖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你能够感受到寻常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 那时候,正值“文革”,上学时间很不规律,经常停课。这也给了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大把大把的时间,让我们能够凭自己的兴趣去消磨时光。 我只要看见有做手艺活的,就要蹲下来看,总觉得很有趣。喜欢看他们挑担里各式各样的工具,看他们胸有成竹的神态,看他们干净利落、有章有法的动作。看完一个个活路完整的过程,就像自己干完了这个活。常常是蹲得腿发麻了,被大人拧着耳朵揪回家,还觉得没看够。 引自 那时城市里的手艺人
28人阅读
zerokim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自序
自序 一 过去的四十年,应当是中国历史上发展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其变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
-
那时城市里的手艺人
-
那时城市里的手艺人2
二 石匠。 石匠在城市里,似乎不多,但那个年代,城市里的石匠还是经常见到的。 一个是打石碑...
-
那时城里的手艺人3
三 补锅匠。 我们小时候,大多数人家炒菜用的都是生铁铸的锅。铁锅虽然厚重,但聚热很好,炒...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