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新书封面预览及序言摘选
- 章节名:新书封面预览及序言摘选
- 页码:第1页
序言-很高兴你终于来了 当朋友给我讲完他的故事互道晚安后,北京的天蒙蒙亮了。 我睡意全无,站在窗前点燃一支烟,看着这座刚刚苏醒的城市,它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罗住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你和我都是这张网的某个点,我们彼此缠绕交织,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其中。 对面楼上的灯还都没有点亮,很多人都依然还在睡梦中,只有这座城市渐渐睁开了眼睛,好像上帝一般慈祥地端详着我们,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他的眼睛里都是沧海一粟,微微一笑,转眼又是好些时光就这么过去了。 是啊,好多年就这么过去了,快到我仿佛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它们就消逝了,隐藏了,成为自己的记忆了。 这本书中的许多文字,就诞生于这样即将消逝的时刻,就诞生于这样蒙蒙亮的清晨,诞生于我忽而远忽而近的记忆之中。 我是想写一本这样的书,这样的念头想了很久很久了。 写一本代表着自己内心的书,不求能够代表很长的时间,只一两年就好,把自己原原本本交还于文字,什么形式都不重要,表达自己就好,让自己痛痛快快地书写。 这本书里的许多篇章,就写于最近的日子里,其中需要的篇目都是和一些故事同时间写下的,写故事于我而言终究不是畅快淋漓,它就像是隔着一层纱,把自己微微藏于纱后,让那些笔下的人物替自己说话,替自己生活,替自己表达。所以,在写很多故事的间隙,我写下了这本书中的文字,不管是独立成篇的文章,还是每日记录的碎语,我扯掉了那些纱,原本做回了自己。 有些人告诫我,这是危险的。我已经不是在十几岁的年纪了,曾经或许幼稚或许矫情地记录下点滴,旁人会以为年少轻狂,现在已近而立之年,依然有这样的行为,有时也会误伤自己。 诚然,书中的诸多文字代表着我这一年半的所思所想,有些格外直白且血淋淋,它真的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以保护自己,但也能够把自己伤得体无完肤。 但是,我必须这么做,不然就无法面对我一直坚持的写作。 很多人都在网络上存活着,大家都看着彼此的文字和图像,有各种的社交媒体和朋友圈供人们消遣时光,那些隐藏着的善意和恶意被揣测,让人心存芥蒂,各种的面具包裹我们也觉得安全,人们抱着相互不认识的想法去交流,而这时,所谓的真诚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时,在面对陌生人时反而可以多说一些话,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些无法察觉的故事,就好像是心中有一潭水,没人知道下面是什么,唯一能够分辨的,是那些隐忍着故事的人们,还有过眼云烟之后的平和。 很多人都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往事,我也是其中一个,有时在豆瓣上发表文章,有时在微博上写点碎语,我不能说自己是最好的记录者,但我想我应该是最真实的那一个,因着这份丝毫不加掩饰的表达,我收获了许多,也因此知道了这份珍贵。 曾经无数次,我一次次看着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好像是在回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我想从中窥探出一些端倪,找到一个个突破点,来验证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因为人在生活中往往对自我不自知,唯有跳脱出来,才能够明白这其中的种种缘由和因果。 我经常能够在这其中找到蛛丝马迹,类似的事情看法已经不同,很多曾经以为的艰难如今已经放下,耿耿于怀的往事也已经淡然,我很欣慰能够从文字中察觉变化,当然,陪伴我一路走来的人们,更是如此。 ……
麦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当当独家赠送明信片及手账预览
-
第1页 新书封面预览及序言摘选
-
第1页 预售九宫格展示及序言摘选
写作于我而言,已经变成了反观自我的方式,我在很多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了。 我应该是一个矛盾的...
-
第154页 感谢这个操蛋的世界
我的正职工作是广告人,那才是精彩戏码每日轮番上演。有一位同事一直在和我说某公司的谁谁谁...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