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序言3
- 章节名:序言3
- 页码:第5页
1)
欧洲的商业街区基本都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大型的综合购物中心大多分布在郊区,适合居民驱车前往。大型商业体不被鼓励,主要因为它好比“肿瘤”,割裂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大量瞬时车流,带来诸多交通问题,同时对数量众多的小商户形成毁灭性竞争,而他们正是城市中心区的活力来源。 引自 序言3 2)
中国的城市正在趋向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一座或者几座万达,都有一条旅游步行街,品牌商户基本相同,小商品基本都来自义乌或者临沂。 引自 序言3 每个城市都有一座万达并没有什么不好。比如对于偏爱、熟悉的品牌商户,我会希望在我呆的不同城市都能有。但是只有这些相同的品牌商户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特色的商业或品牌商户,给来到一座城市的游人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和惊喜。 3)
我们希望未来的城市,多一些开放式街区,多一些特色型商业,尤其当前面临电商的冲击之下,只有具有停留感和体验式的区域,才能吸引足够的人群前往。商业街区规划的核心,不应聚焦于建筑“实体”,而应在于空间“虚体”本身,首先是合理的街区尺度,适宜人停留驻足,然后才是有吸引力的元素,适宜人观察欣赏,产生愉悦的感受。 引自 序言3
3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