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会观念的由来
- 章节名:党会观念的由来
第一节:传统中国的朋党与会社 朋党:目的:保有或获取政权,与政党同。 结合以人不以政见 聚散无常,无正式之组织 活动以阴险狠戾为手段,不依民主程序 其目的以私利为主,忽视公益 自古视党为不详之物,洪范,论语,荀子,韩非子 均是反对结党的政治观念。 一:汉唐宋明的朋党与会社 汉代党争起于清议,唐代党争起于门第,与汉不同,竞争重势力而少气节。北宋党争,政见学术,明代党争,文人结社,结社的目的,初在以文会友,及社员皆中高举,便形成一股政治势力。社在名义上是民间组织,实际上与朝中党互通声气。社在历代,一直以文会友,到晚明时,部分社变质,从事政治活动。 二:朋党形成的原因 朋党形成于专制社会,个人在道德家世籍贯学术政见等方面,必有类聚的趋势。 1君子小人之争,以人格立论 2门第之争 3地域之争(东林党以太湖沿岸各县势力为主) 4学术之争 5政策之争 6意气之争 三士大夫对朋党态度 1视朋党为不良之物,不承认自身有党 2视朋党为君子结合认为有益国事 第二节:西方党会观念的传入 1自强运动时期的西政思想 2戊戌维新与党会思想传入 3革命立宪两派对政党观念的鼓吹:革命党最初对西方议会制度下的政党制度,并未特别留意,多介绍虚无党,反对政闻社立宪派对政党的介绍 4党会观念输入的重要媒介:译书与游学 5辛亥革命前期的政党观
6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