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披头士默祷-笔记续
- 章节名:听着披头士默祷-笔记续
整个章节,就是这样一出从浩介的视角来审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浩介对父母从信任到怀疑,到失望,再到决心离开,最后得知真相时候的悔悟。 浩介这样的感受,老实说,我自己也有过。也许没有那么强烈,但回想从孩提时代到如今完全独立的年月中,对父母的态度,也从全心全意信任,到怀疑,到失望,现在是释然。 父母几乎处于半退休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父亲似乎还不太能适应从忙碌的工作,到越来越被人忽视的这样一种角色转换。我也逐渐地发现,有一段时间他的脾气变得比较暴躁和易怒。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存在感在逐渐降低吧。不仅是他的社会存在感在降低,连家庭存在感也在降低。因为我的经济和生活的独立,他不再被经济上需求;也因为不擅长于家务,在家里几乎是被母亲鄙视的。于是在跟父亲的交流中,很深刻的感觉到他的失落感和需要被家人肯定的心理诉求。 有时候跟父亲聊天,我跟他表达我的意见:他完全可以学习一点新东西,虽然会慢一点,但是只要肯花时间,一定能够成功的。可是,我表达的方式太有问题了,时常直截了当的戳他的软肋,会以反面的言语为主,听起来就像是在打击他的积极性。这当然与我自己的性格比较吹毛求疵有关,所以学会跟父母沟通,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现在帮母亲开了一个微博,她喜欢做菜、十字绣等各种需要耐心的活,于是我鼓励父亲学着用手机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拍照片,修照片,跟人分享生活的点滴趣味。不管他的照片拍的有多差,我都会不遗余力的夸奖他。十多天以来,不仅父亲的拍照技术越来越好,而且积极性还十分高! 似乎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种循环过程:婴孩时期的渺小,逐渐成长到能够支撑一方天地,接着在天赋和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尝试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老去后思维和行动能力的退化又使得自身变得越来越渺小,成为一个类婴孩状态。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