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火烙鍋貼在常青
- 章节名:火烙鍋貼在常青
- 页码:第94页
「妳老爸是山東人,怎麼會沒吃過『常青餃子館』呢?」同桌吃飯、操著台灣國語的大老闆,考問我全台北市最好吃的鍋貼在哪裡?我沒有斬釘截鐵的答案,他卻有,直指中山北路2段,近民權東路的巷子裡。 一路嘟嘟嚷嚷地走到餃子館前,抬頭看到門口貼著「since 1958年」,原來常青在台灣半個世紀了。 推開門,才坐定,便被正前方的小小出菜口所吸引,鍋子與鏟子在火光交錯間巨烈地撞擊,傳出鏗鏘的聲響,送出迷人的鑊氣,彷彿發出「我很好吃」的聲音。 從小跟著山東老爸下廚房,翻鍋舞杓,差不多也是這般陣仗。再看到老闆娘竇錦英的臉,感覺更熟悉了,山東人開的餃子館至少該確保最基本的山東味。 可是什麼又是山東味?或許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最起碼餃子餡不是甜的,酸辣湯不是雜菜煮,就像什麼是山東臉一樣,看到了,心裡就明白了。 上門的客人不是點鍋貼水餃,便是炒飯炒麵,其實常青餃子館的菜色很簡單,都是填飽肚子,而且出菜的速度也像山東人的急性子,一眨眼,全到齊。 點菜前記起大老闆的叮嚀:到常青一定要吃鍋貼、炒牛肉與肉絲蛋炒飯,而且在常青還有個規矩,鍋貼一次最少要點20個。20個鍋貼擠在藍色的盤子裡,排列得像朵花兒一樣出場,個個飽滿壯碩,外皮不但煎得金黃焦香,還冒出一粒粒的小疙瘩。趁熱咬一口,肉餡燙得很,肉汁飽滿但不溢流,肉香裡夾帶麻油香,幾粒韭菜丁,以及一股熟悉但找不到線索的甜香。 「我們家賣的鍋貼與餃子,是同餡、同皮,包法不同,肉餡鮮甜多汁的秘密是加了胡瓜,多少胡瓜配多少鮮肉,全都是 老人家傳下來的比例。」 老闆娘表示鍋貼與水餃的冷水麵皮都是自己做的,肉餡好吃除了添加胡瓜與適度打水外,豬肉與麻油都必須特別講究,50年來連供應商都沒有換過。 就像常青的酸辣湯裡,除了木耳、豬血與蛋花以外,居然用豆乾取代豆腐,還出現莫名其妙的番茄丁,不過竇錦英以為,堅持老人家的味道就是正統。我喝著配料有點怪的酸辣湯,腦袋裡並不會胡思亂想,因為它的味道很北方,絕不會怪里怪 氣。 閃閃發光的炒牛肉上桌,哇,好久沒看到炒得這麼油膩的菜嘍!「有的東西油少了就是不好吃。」掌廚的弟弟很堅持。牛肉質地非常滑嫩,而且嚼起來滿口牛味,滋味好香,想起大老闆說到炒牛肉的神情,有如餓虎撲羊般興奮。 常青餃子館的另一個招牌是炒飯,不過明明是炒飯,吃起來卻有鍋巴香,不但每一粒米飯都染上了大火快翻的鑊氣,甚至還在炒飯中找得到微焦的米粒,吃起來蓬鬆又不卡油,花90元便能享受極品炒飯的滋味。
小飞嘀.3d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92页 一輩子只賣豬血糕
僵硬又微顫的左手,努力想把乾淨的塑膠袋套在滿是污垢的塑膠罐上,萬華的海水伯一輩子只賣英...
-
第24页 台灣首富最愛的魯肉飯
主跑美食,不管遇見了誰,誰都要跟我討論美食,即使是自己的大老闆,台灣首富旺旺集團總裁蔡...
-
第94页 火烙鍋貼在常青
-
第100页 魷魚加四神,媽祖宮絕配
「玻璃櫃裡有冷凝管不希奇,厲害的是下面有水箱,上面會噴水,時時刻刻替魷魚保鮮保濕。」炎...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