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政治权威与自然本性——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夏洞奇】
- 章节名:政治权威与自然本性——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夏洞奇】
- 页码:第260页
……然而在笔者看来,要想走出这两类解释各执一词的困局,须先讨论两个概念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人类社会中的权威进行分类。…… 加拿大学者瑞斯特曾将权威分为两类:一种是出现于堕落之后的、不符合人的原初自然本性的强制性国家;一种是在堕落之前同样存在的、一般意义上的权威。……海金也认为,奧古斯丁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统治:一种是工具性的统治,……它往往是压迫性的;另一种是真正的统治,其典范是上帝仁爱的治理。总之,这三位学者都任务,可以从行使方式的角度来给权威分类:一类是对受治理负责的,以爱为本的权威;另一类是仅从统治者利益出发的,以统治(dominari/to dominate)为目的权威。在奧古斯丁看来,后一意义上的狭义“统治”是与罪性的“统治欲”(libido dominandi)相联系的,未必等同于政治权威本身。 …… ……奧古斯丁是承认人类社会中的等级次序的。……人类社会的各个层次皆为权威实施的领域,个人无往不在权威的约束之中。对他而言,人类权威之存在本身并不是问题。 ……作为主教和神学家,奧古斯丁所真正关心的,不是政治,而是信仰;不是权力的外在形式,而是行使权力者的内心动机。…… 第三,在原文的语境中看,奧古斯丁并无否定权威本身之意。…… 在笔者看来,……伯内尔的解释更为可取。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自然之秩序”,是说掌权者的治理应当基于“看顾之职责”和“关切之仁慈”,而不是指无权威状态下的完全平等,或是指对社会权威本身的否定。 …… 认为在奧古斯丁眼中政治权威违背人类自然本性的学者,常常从强调国家,尤其是强调国家之强制权力的角度来理解政治。…… 然而在伯特看来,国家是在自身事务中享有主权的社会,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公益。……根据奧古斯丁对伊甸园的理解,政治生活与人的自然本性并不矛盾。…… 可见,两类解释之间的分歧正缘于不同学者对何谓“政治”的不同理解。……若将“政治”的本质理解为国家的强制权威,那么,这种“政治”就是与“统治欲”密切联系的,是起源于人类堕落之后的;若认为政治生活缘于人的社会性,以公益为依归,以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功能为职司,那么,它就是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 …… ……在基督教价值观的影响下,奧古斯丁不是按制度的种类来伦丁权威的起源,而是按行使方式来看待它们;与其说他否定了政治权威或国家,不如说他着力批判了那种植根于“统治欲”的权威。 其二,以上的讨论还说明,若将“政治”的本质理解为国家的强制权威,那么,在奧古斯丁看来,这种“政治权威”就违背了人在自然本性上的善,只能起源于始祖的堕落和犯罪之后;若对“政治”做更宽泛的理解,认为它源于人的社会性,代表了普遍性的社会管理职能,那么,既然奧古斯丁相信社会生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他眼中的人当然也就是“政治的动物”。……“政治欲”起源于罪。……尘世中的国家总是以强制性的统治机器为特征的,不可避免地表现着堕落之人的“统治欲”。在奧古斯丁看来,这样的“国家”而非“国家”本身,才起源于人类的罪。
流星飞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41页 政治权威与自然本性——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夏洞奇】
神学上所谓的“自然本性”(natura/nature)指的是上帝初创万物时的状态,亦即上帝原初创造的...
-
第250页 政治权威与自然本性——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夏洞奇】
……但总的来说,在政治权威的起源问题上,卡莱尔与马库斯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人的自然...
-
第260页 政治权威与自然本性——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夏洞奇】
-
第270页 罚、赏、教:保卫利维坦的三种方式【王利】
霍布斯建构利维坦的逻辑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逻辑,这是出于政治的目的,从力量和权威角度考虑秩...
-
第276页 罚、赏、教:保卫利维坦的三种方式【王利】
……赏就是奖赏,……奖赏一般是主权者颁赐给臣民的,……可以把奖赏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某...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