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第七章 理想化与认同感
- 章节名:第七章 理想化与认同感
- 页码:第189页
开卷有益2016·我和你 人际关系的解析 | 2016.7.18 wechat:marymljsz 第七章 理想化与认同感 这一章我最喜欢的是最后那个interview report。详细地描述了理想化对象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作用,以及理想化对象的阶段性转化的原因。 把这一章的内容与发展心理学关于发展的整体论结合来看,对于个体的发展如何受微观环境(父母,学校,社区等环境)的影响,有了现象方面的认识。 比如说,童年的时候,大部分的儿童都会敬仰父母的无所不能,所以,就会通过两种方式试图参与父母的世界,一种是努力取悦父母,然后和他们结合起来,另一种是认同父母,通过吸收父母的理想化形象作为自己的成长模板。 一个积极,坚毅,百折不挠的父亲可能就会成为子女的理想化的对象,并且通过让自己也具备父亲的这些特质来认同父亲,而这种认同很可能就成为子女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内在动力。 青少年的理想化的认同对象更加多样化,可以是老师,长辈,导师,甚至同辈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通过对理想化他人的体验来定位和整合我们自己的”。对理想化客体的认同感,以及上一章讲述的共情式反应,都可以成为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途径。 和认同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反向认同。反向认同会在意识层面否定某些自己无法认同的特质,比如虐待子女。但是,在潜意识里,又可能是认同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小时候饱受虐待的孩子长大后成了另一个虐待子女的父母。 好的成长环境就是能够提供正面积极的理想化目标的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这一条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
Mar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23页 第五章 激情体验
开卷有益2016·我和你 人际关系的解析 | 2016.7.16 wechat: marymljsz 柏拉图的《会饮篇》讲...
-
第161页 第六章 坦诚相见的确认
开卷有益2016·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 | 2016.7.17 wechat: marymljsz 第六章 坦诚相见的确认 ...
-
第189页 第七章 理想化与认同感
-
第229页 第八章 共同性mutuality与共鸣
开卷有益2016·我和你 人际关系的解析 | 2016.7.20 wechat: marymljsz 什么叫共同性,共同性...
-
第254页 第九章 嵌入
开卷有益2016·我和你 人际关系的解析 | 2016.7.21 wechat:marymljsz 嵌入,读下来,用融入更...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