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 章节名: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 页码:第765页
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战后的繁荣由若干因素引起,包括补偿战时损失的需要,对大战期间遭忽视的商品与劳务的巨大的被抑制的需求、源自诸如电子学和喷气式飞机运输之类领域的军事技术的民用副产品以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期间和整个冷战年代中的巨大的军事购买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20世纪70年,繁荣让位于滞胀,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出现剩余物质。大战后繁荣的一个根本的结构上的弱点是繁荣依靠的是一体化全球生产,但缺乏全球消费。工厂由人工昂贵的国家迁移到人工低廉的国家,西方工人不再能要求和得到他们已开始习以为常的高工资。另一方面,自动装置和机器人的普及正在取代办公室里的“白领工人”及工厂里的“蓝领工人”。 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苏联经济减速的原因:一是劳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二是经济规模日渐增大,其内容日趋复杂,使中央指挥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三是苏联的工人、技师、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后来,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戈尔巴乔夫批评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说与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两大方案都是自上而下,对推翻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他们的改革方案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反对,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新政,戈尔巴乔夫只能与一系列问题直接进行斗争,失业率上升,社会贫困加剧了种族骚乱和冲突,少数民族移民被指责为失业和低工资的祸根。1991年,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取代,苏联本身也已解体,被独联体取代,人民大众对旧时共产主义秩序不喜欢的另一个表示是,列宁格勒的市民们决定恢复该城在沙皇时期的老名字——圣彼得堡。叶利钦通过变革废除过去的共产主义制度,他取消国有和集体农场,将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变为私人。但令俄国人惊恐的是,大量顶尖科学家移居国外以及他们面临的意识形态上的真空,巨大的经济衰退。 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二战之后第三世界的历史是政治上的胜利和经济上的失败相结合的,经济恶化的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第三世界各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农场主往往参加绿色革命,他们不种国内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改种更有利可图的出口作物,而且还会采用节省劳力的机器,使得农民逃亡城市贫民区。
隔壁C大爷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57页 远东的冷战
远东的均势为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所打破,共产党人占领了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
第759页 冷战的结束
冷战在愈演愈烈数年后,于1953年开始减弱,原因:斯大林去世,其继承者准备缓冲和国外的冷战...
-
第765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
第777页 对全球的影响
对生态的影响:由于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所以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生态困境并...
-
第789页 历史启示
与不公平问题同样严重的是我们这个核时代的战争问题,这一点突出表现在1998年5月,当时印度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