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 章节名:第六讲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希腊哲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基督教神学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如何能从罪恶中获得救赎。相对于希腊哲学所关注的本体论和知识论而言,基督教神学更多的关注生存论。 *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作为一条主线。 基督神、人两性的‘四道围墙’。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与上帝同在;基督也具有完全的人性,除了没有罪。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之间的关系:不能混合,不能分开,不能改变,不能离散。 * 罪恶和自由意志 上帝看成唯一的本体。上帝是至善,唯一的本体。恶不具有本体性,不是本质,而是本质的缺乏,即善的缺乏。 人为什么会有罪呢?-自由意志 康德认为,自由之所以为自由,就在于它是对上帝的秩序的背离。如果人完全按照上帝的意志来行动,上帝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人就没有自由可言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对上帝意志的背叛,这种背叛对上帝来说就是恶,因此自由最初是与恶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正是因为自由的第一个行为是背叛,是恶,所以它就可以继续对背叛进行背叛,可以弃恶从善。因此,自由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的否定现实状态,超出自身。这种不断地背叛,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能力,就是自由的真正本质。(人不滥用自由意志那还能叫自由意志吗?自由本身就是罪恶,同时也是弃恶从善的原因) 原罪乃是人成为人的开端,堕落乃是人类告别禽兽状态,走向人类社会的第一步。人因为原罪而告别了伊甸园,人被上帝放逐了。但是从此之后,人却开始把自己向上帝提升。人背叛上帝了上帝,是为了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上帝。所以,圣经中这个悲惨的失落园的故事,经过黑格尔的一番解释,就成为人类精神的一段自由发展历程。 基督耶稣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作为例证,向我们昭示了罪得赦免,从而死而复活的希望。为信徒们解除了生存论危机,使他们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 * 经院哲学 关心的问题: 上帝存在的证明(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共相的问题(古希腊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思想分歧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再现); 上帝一系列的证明。 罗素指出,这个理论的假设是“没有首项的数列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世界必须要有首项呢? 以-1为末项的负整数系列就是没有首项的。 即使必须有首项,为何是基督教的上帝呢?不是其他教派。 上帝存在证明的意义是,一旦当人们对那些原来只需要付诸信仰的问题寻求“理解”,那么自然就会要求对这些教义内容进行“感性的直观"。这种感性直观的方式对待教义的做法,开启了经验的方向。从狂热的信仰到理性的理解,再到感性的直观,这个过程虽然不利于基督教神学,但它却有利于近代科学和哲学的生长。 共相的问题: 共相(种属、理念)到底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海思寄于可感事物之中的普遍本质。我们到底承不承认有一个脱离个别的,具体的可感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理念。
无踪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讲 希腊实在论哲学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区别: 1. 苏格拉底探讨的美德、正义、善都是主观精神世界的道...
-
第五讲 希腊哲学的衰颓
亚里士多德时代,追求知识是与人生实践不相关的,学习并非为了实用。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评...
-
第六讲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
第七讲 近代哲学的转向与英国经验论哲学
背景:古希腊哲学忘我的向外看,执着于客观世界;中世纪哲学迷狂的陶醉于自身之中,执着于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