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章节名:书摘
● 坊间常出现一些报道与广告,说哪款新型车种最省能、环保。这些减少污染与减低地球温度的努力确实值得鼓励;然而,如果不重新设计交通运输系统,而把焦点放在特定的汽车生产技术上面,只是为汽车拥有人在设计,而没有为行人与其他众多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者设想,那就是一种忽略系统层面,过于着重片面的思考模式,改变将会相当有限。 如果考虑城市里所有组成元素的需求与产物,将城市重新规划,也许不再需要耗能的汽车高速公路或高架桥来容纳大规模的车辆运输。 ● 为了加强会员与农园之间的连接感,每周我都会做一份会讯,分享这周蔬果生长的情形、采收的状况、农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是遭受到什么虫害或意外的霜害,同时也会提供环境与农业相关的讯息。 ● 生态社区是意识社区的一种,多由一群拒绝加入现代文明盲目发展趋势的人,聚集在一起所创造的永续聚落。这群人凭借着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回归家庭、社区与土地,重新拾回身为人的基本技能,创造以人为尺度的生活环境,并学习如何在有限资源的限制下,更有意识地经营可以时代传承的生存模式。居住者的活动,皆无害地融入自然环境,让其得以健康发展,并且成功存续到无止尽的未来。 生态社区多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例如推行社区货币制度,辅助在地经济活动;自营有机农场或是参与社区支持型农业系统;经营小型且对地球环境友善的社会事业;以当地的建材修筑自然建筑,营造居住空间;发展适切的技术,以及包括使用当地开发的再生能源、水资源的保育与管理、废污水的现地处理、居民共食、共煮、共学等等。 根据研究,这些生态社区的平均金钱收入虽然较低,但生活品质与幸福感却高出许多。因为其核心价值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由于降低了对金钱的依赖,居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创造、工艺、并追求灵性层次的满足与富裕。碳足迹也仅有一般社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生态社区的存在证明了人类可以透过互助、自愿性简朴,以及低环境冲击的生活模式中,获得快乐与长久的富足感。 引自 书摘
9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