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所以郑氏统治的台湾,正如海外各地的华侨社会,其庶民特性非常强烈。庶民文化往往具有地方性的特色。在台湾生根的闽南文化,具有开拓社会常见的地区性和排他性。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278-280 开发台湾的汉人,主要来自三个原乡:福建的泉州、漳州和粤东的客家。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378-378 台湾的宗教活动也和大小族群意识有关。例如,三山国王就是客家人的守护神,清水祖师、保济大帝分别是泉州人、漳州人的保护神。最大的保护神是妈祖,妈祖威灵超越所有的族群,成为华南的主要信仰。可是,一个族群的妈祖庙和另一族群的妈祖庙之间,还是有所区隔。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388-390 另一方面,如上一讲所述,族群分裂,泉州、漳州和客家彼此斗争,都想夺取最好的土地。在彼此竞争之中,更高一层的文化归属感,退让给追逐现实利益的族群分类意识。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441-442 日本占领台湾,台湾的官民曾经有过非常短暂的抵抗,他们一度建立了台湾共和国,但时间并不长久。许多富豪内渡大陆,一些地方上有功名的举人秀才之辈,也都纷纷离去,回归福建原籍。台湾原本单薄的上层文化土壤,更因此流失殆尽。在这个基础上,日本用现代教育和经济建设,同化台湾的人民,其实等于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筑楼台,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铲除了原有的建筑物。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454-457 在此基础上,日本带来了现代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生活形态,给台湾铺设了一层从西方经过日本,移植到台湾的世界近代文明。台湾的文化发展,就是经由这一途径,在文学、艺术和音乐各方面,都从日本间接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无可讳言,由于台湾不过是日本的文化边陲,虽然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取自日本本土,但台湾文化能达到的水平,难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有开拓创新的空间。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493-497 在吴浊流笔下,台湾人是亚细亚的孤儿。这种尴尬的局面,反映于台湾今天的文化归属和认同上,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564-565 在极为混乱的状态下,受到损害最大的是各地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的地方精英,他们被陈仪当作是叛乱的领袖。在这种情况下,数百位台湾地方精英无辜被害,有的失踪,有的被捕。这些台湾各地精英的牺牲,是“二二八事件”对台湾造成的最大伤害。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642-644 我的盼望是:璧合之前须有珠联,镜圆之时还待金镶;其间必有一段过程,一段秉承善意和理性、彼此相处的过程。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741-742 蒋经国在1988年故世。最后一段岁月,他颁布了两个重要措施:一个是宣布戒严法结束;另一个,允许来台老兵回大陆探亲。这两个措施都有长远的影响:老兵回乡探亲,终于打开了两岸的互动。今天,两岸之间的互动,已经提升到相当顺畅的程度。结束戒严法条例,则扫除了所有拦阻宪政实施的障碍。蒋经国自己公开宣告:“蒋家不再有人从事政治活动。”不同于其他威权政治的领导者将权力作为家族特权,蒋经国不许再有权力传代。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887-891 令人遗憾的是,台湾的政治结构缺乏适当的制衡机制。立法单位以独立的民意代表为基础,可以抗衡行政当局,可以藐视行政权;行政权在立法权的节制之下,其工作效率大受影响。许多建设,甚至日常行政工作,往往不能顺畅推行。无论哪个政党执政,行政权受立法权的节制都非常明显。民意代表们的素质,依旧不能脱离台湾历史上方言族群和区域社群对于人民投票取向的影响力。在都会地区,由于居住点的分散和混合,这种传统群体的约束比较淡薄,个人的自主性较大。南部的情形就不同了,既定的身份认同具有相当强大的约束力,个别选民的自主性往往不彰。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930-935 今天,台湾没有注重社会福利的政党,也没有注重个人自由的政党;政党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作为楚河汉界。这种形态的民主政治,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出现过,北爱尔兰就是一个例子。北爱尔兰的民主政治,两百年来总受族群分野的限制,不能摆脱冲突和暴乱。在这方面,台湾的民主化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两党之间就难有理性的竞争,正常的施政也难以推行。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941-944 自由的另外一面是自我约束,是容忍,是与人合作;民主的另外一面是责任,不是仅仅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而是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法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要懂得法律是情理相容的,不是呆板的条文。(按:台湾的法律制度,是国民党当年从日本引入、间接输入的欧洲大陆法系。国民党借用以后,没有把这些条文和中国文化固有的价值进行彻底的消化融合。日本借用西方法系,也没有将西方法系和日本社会价值彻底地调适。目前,最需要的工作,乃是确立司法权制衡行政、立法两权的机制。如何建构这一机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loc. 1113-1118 引自第1页
10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