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二〇 翁李之隙
- 章节名:二〇 翁李之隙
- 页码:第20页
李文忠之督畿辅也,……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李鸿章同治九年(1870)任直隶总督。
……重价购窳败之船械而不之察。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窳(yǔ)败:腐败;败坏。
按其实,则政府齮龁之者非他人,即翁同龢也。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齮龁(yǐ hé):倾轧。 这两字有些奇怪。都是从齿部,但是一字简化、另一字未简化。但是都非常用字。书中的“齮”字印作左半边为简化的“齿”字旁,错了。
同龢本不慊于文忠,……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慊,读qiàn是不满,读qiè是满意。
纵苗沛霖仇杀寿州孙家泰全家,……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苗沛霖,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军阀,三次叛清两次变节……
动辄以“可使制挺挞秦楚之坚甲利兵”为言。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可使制挺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语本“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魏国被秦占七百里地、八城,魏王问孟子怎么办,孟子说只要实行仁政,就可以抵御秦楚两国的坚甲利兵了。甲午战败,朝臣仍旧在说这样的话,正如文中所说“顽固乖谬,不达时务”!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引自 二〇 翁李之隙 杨鸣玉(1815年-1894年),原名杨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因排行第三,人称杨三,清代江苏扬州人,知名戏剧界人物。 世人都说这是绝对,都说背景是杨三演剧讽刺李文忠,还有说杨三演剧尸谏。但是书读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孰是孰非。对是好对,但是会错了意。 文中说李鸿章许小村寿太郎银百万令其退兵。这或许是作者道听途说为李文忠开脱之词,按小村政治和外交思想,这点钱不放在眼里。
47人阅读
阳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导言
“导言”中所说作者不是张祖翼,因为作者在书中自称江西新昌(今浙江绍兴)人,所以倾向于仍...
-
第6页 一〇 满臣之懵懂
……旁置一珊瑚冠,…… 按《清朝野史大观》“王公降袭次第”载:“其不入八分公,以及镇国、...
-
第20页 二〇 翁李之隙
-
第28页 强臣擅杀洋人
岑襄勤总督云南时,…… 岑襄勤: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中国广西壮族人。谥...
-
第63页 一夜造成之塔
其时淮扬盐商纲总江姓,…… 纲总:就是“盐总商”。 乃鸠工庀材,…… 鸠:聚集。 庀:pǐ,...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