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二)
Guildurrey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读过 人间词话七讲
- 章节名: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二)
- 页码:第31页
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今晚【诗诵】系列为大家推送的是《人间词话七讲》第二篇中关于词的美感特质的内容。后附诵读音频共约12:27分,对应第一讲中第31-39页的内容。以下节取主要文字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完毕退出推送后仍可在微信中继续单独播放该诵读音频,之后会陆续将相关音频上传至喜马拉雅FM。点击原文可见《一千零一夜》第11期《人间词话》(二)。 现在,我们接下来要看《人间词话》中关于词之特质的五则词话,先看其中的第一则: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这“要眇”和“宜修”都是《楚辞·九歌》里边的语言,是形容湖水上的一位女神,说她不但有一种深微幽隐的美,而且还有一种修饰的美。王国维说词也具有这样的一种美,说词的这种美能够传达出诗所不能传达的内容,但不能够完全传达出诗所能够传达出来的内容。今天,我们要用晚清的一位遗民词人陈曾寿的《浣溪沙》词作例子,来看一看词能够传达出哪些个诗所不能传达的东西。 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黄深浅画难工。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 诗都有一个题目,而词的妙处在于它常常没有题目,《浣溪沙》是音乐的词牌而不是题目。陈曾寿这首词写的是什么?你要注意它的每一个语言的符号都起着很微妙的作用。你要知道,陈曾寿经历了晚清的灭亡,经历了国民革命,经历了东北的伪满,经历了种种的乱离的苦难,而这些还仅仅是外在环境的困难,其实最苦的是他的内心;作为一个汉族人,他却甘心做遗民,对已经灭亡的清朝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这不是很难被人理解吗? 陈曾寿的祖先在清朝做过官,他的曾祖陈沆是很有名的学者,曾写过一本书叫《诗比兴笺》,这本书是学古典诗词的人都必须要读的。因为,从《诗经》开始就讲赋比兴,“比兴”这个词已经成为中国论诗常用的术语。赋、比、兴,它们是作诗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作诗的技巧,它们所揭示的,其实是作诗的时候你内心感动的由来:一个是由外物引起你内心的感动,一个是你内心先有了感动然后用一个外物的形象来表现,一个是你直接用你说话的口吻和语气把你的感动表现出来。这就是古人所总结出来的诗歌中三种表现兴发感动的方式。 如前所说,陈曾寿经历了清朝的灭亡、军阀的混战、日本的扶持,经历了这种种的乱离与灾难,终于从东北回到了杭州,住在了西湖边上南屏山下,所以他说,我真是“修到南屏数晚钟”。这“修到”两个字之中实在有太多的感慨在里边。而且你看,他还不是“听晚钟”而是“数晚钟”。这个“数”字也很妙,是那每一声每一声的晚钟,其实都是他内心的寂寞和哀感啊。这就是词的要眇幽微了。一首好词中的每一个字,都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 下一句,“目成朝暮一雷峰”的“目成”两个字,就仅仅是“看见了”这么简单吗?读中国古典诗歌是需要有古典的修养做基础的,你的古典修养越丰富,你从中体会到的意思就越多。“目成”两个字有出处,出于《楚辞》的《九歌》。《九歌》本来是楚地祭祀鬼神时所唱的歌,最初可能是比较粗浅的,但是它经屈原改写过,其中包含了屈原的感觉和感情,所以就有了很深厚的意思。古人所说的“目成心许”,它是包含有感情的投入这样一种意味在里边的。“目成朝暮一雷峰”——我抱着如此专一的感情,从早晨到晚上就看着这唯一的雷峰塔,我已经把我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它上面了。而这雷峰塔呢?它真是美极了,黄昏时的漫天晚霞染就了从橙红到浅黄之间错综复杂的、深深浅浅的多层颜色,没有一个画家能够用人工的色彩把它画出来,那真是“纁黄深浅画难工”。 雷峰塔是北宋初期建造的,陈曾寿来到这里已经是民国初期。从北宋到民国,千年往事都已经过去了,这雷峰塔就一直矗立在青山绿水的西湖边,阅尽了人间千古兴亡。所以是“千古苍凉天水碧”。而“天水碧”中预示着南唐将要亡于北宋的故事就好像陈曾寿所经历的清朝的败亡。所以,这首词表面上都是风景,但内里却隐藏着很多的感慨悲哀。 清朝已经灭亡了,而且陈曾寿自己是一个汉人,为什么要做清朝的遗民,为什么对那个已经成为日本傀儡的溥仪还有那么深的感情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看得破,忍不过”了。陈曾寿本来就是溥仪皇后婉容的老师,溥仪非常信任他,在离开天津时把天津的一切事情都交托给他,到了东北以后又几次叫他去。他不愿意在伪满做官,不肯去,最后溥仪说,你来管我们祖先的陵墓吧,他不得已才去了东北,但溥仪祖先的陵墓后来好像也被日本人霸占了。陈曾寿为什么不能够断然离开溥仪?因为溥仪是个小皇帝啊,他即位的时候才是个三岁的孩子,清朝的腐败和灭亡并没有他的责任。正是由于陈曾寿从内心摆脱不了,所以他无可奈何。他用的“缱绻”两字,都是绞丝边,都是缠绵不断的,都是双声叠韵的,那就是他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啊。实际上,在陈曾寿写这首词的那一年,雷峰塔倒了。所以他说:“为谁粉碎到虚空?” 以上内容节选自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第二讲第31-39部分内容,有删改,伴奏音乐为来自李闰珉Yiruma的《Do You》。点击原文可见《一千零一夜》第11期《人间词话》(二)。
Guildurre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1页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一)
朋友们, 好久不见,大家晚上好。今天开始【诗诵】系列为大家陆续介绍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
-
第31页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二)
-
第60页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三)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晚【诗诵】系列为大家推送的是《人间词话七讲》第三篇中关于词的美感...
-
第75页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四)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晚【诗诵】系列为大家推送的是《人间词话七讲》第四篇中关于古今成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