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
- 章节名: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刻刻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
恐惧,确实是最省事的控制他人的办法,但是也是最经不起考验的。而且这种毒素会侵蚀美好的心灵,会无限蔓延。而且恐惧的施加者本身就已被恐惧侵蚀,因恐惧而施于他人恐惧。用恐惧而让人服帖是最简单粗暴的,对一群天真可爱无伤害的孩子长期施于恐惧来管控难道不是卑鄙残忍的吗?在第一章,作者就用独特的方式开场,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们在开始建立良好的关系——信任。信任是无价的,人与人之间会因为信任而变得简单,变得真诚,信任是一切交流的基础。信任的作用如此之大,必须让孩子们与教师达成共识,共同保护相互的信任,告知他们如何重视,如何去践行。反之,如果信任被破坏将会有什么代价。“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
信任不是口号,它渗透在每一个环节。答应学生的活动,不管什么原因一定要践行,如果实在存在客观无法实现的原因,要告知学生并寻求其他活动补偿;承诺学生的事情,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做到;说过的话就要算数,做过的事就要诚实……这些事可能小到你答应学生给他们看模型,不厌其烦给他们讲解困惑之处,带他们看一场电影/参加一次全班春游等等。你是否曾经跟孩子们说这学期如果考得怎么怎么样,就奖励他们XXX,最后孩子们做到了,但你却发现当初许下的奖励难易实现,最后不了了之。你是否曾经跟孩子们说你要相信老师,老师绝不会跟你的父母讲,当孩子信任告诉你所有事情后,你却最快速度通知孩子的家长。你是否曾在课堂上说过很多下节课老师给你们XXX,但下节课学生问你时,你却惊讶孩子们怎么还记得这事。其实,孩子们“贼精”,一个老师是什么样的,是否讲信用,是否正直,是否公平,他们都能感受得到,而且反应灵敏,甚至有时最好的演技也逃不过他们的判断。“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2.“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
“只有愿意努力的学生,才能赢得跟我一起上路的资格。”
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这种分工对学生的发展是最合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根据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材料和方法引导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佳发展。另一方面,学习是学生个体自己的事,学不学他个人的主观意愿占绝大部分比重,如果学生愿意学,那么他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反之就是消极被动的。虽然后者也能让学生学一些,但是效果寥寥,并且无法长远。
教师的主导非常非常重要。那么多班主任,教师在带班级,为什么美国雷夫带的那么成功,中国像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也带的那么成功?因为这些老师将主导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56号教室里,雷夫作为小学老师教很多科目,有语言、数学、历史、影视赏析、摇滚、莎士比亚舞台剧、旅游学习…,在每种课程活动中,他不一定最优秀最擅长的,但是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孩子们去思考、去赏析、去体验、去实践、去努力,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从而迸发让人惊讶的潜力。
孩子道德培养是雷夫一直非常关注的,他一直采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引导孩子们的道德发展。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六阶段三水平,第一阶段是惩罚和服从取向(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功利主义取向(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取向(我想要取悦某人);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取向(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道德原则取向(我有我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在开始教学前,他明确跟孩子们分享了人的道德发展阶段,让他们对自己现处在哪个阶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既让孩子们有奋斗的目标,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在后期的一切德育过程中,他就能很好的引导孩子们对号入座,不断前进。
3.“他们规定老师照本宣科,还安排了机器人般的自动装置来搭配指令,让所有老师照表讲课。当然,很多不会教的老师因为这种组织化的控管而受惠,然而用心教学且满怀热忱的老师却倍感拘束。依照莫名其妙的规定,我们再也不能向学生介绍影响深远、富有挑战性的文学作品。这等于所有的老师因为部分教师的无能而受罚,但蒙受最大损失的是无辜的孩子。”
统一的制度,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过程,虽然极大提高了效率,但人也变得无差别了。在各种条条框框下,创新难以寻觅。速度,批量生产,效率这些效果的代价是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4.“对孩子而言,数学课想必是特别吓人的。没有人喜欢被看起来很笨,而数学的精确性可以让人变得谦逊。我常提醒年轻老师说,恐惧感在数学课蔓延的速度,往往比其他科目来得快。上历史课的时候,学生如果答错,老师很容易把不正确的答案变成鼓励性的建议。如果学生被问到对林肯总统有何看法,而学生回答林肯是个伟大的驾驶员时,我可以评论说:“从某个角度来看,林肯确实是个驾驶员,他带领我们国家安全穿越风暴。”但如果学生说2+2=5,其他同学都会知道他错了。这么看来,数学确实有它吓人的地方。”
“标准化测验已经成为本校的梦魇。……标准化测验旨在帮助孩子们成功,却在实际上加速了他们的失败。”
真正吓人的完全有没发挥空间的标准答案。这些标准答案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你有多笨”、“你离正确还远着呢”、“你不行”。当多次碰壁,被一遍一遍地告知自己多么不行,我们最后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不行。标准是一定存在的,但是追求标准的过程中一次次被否认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理呢,更何况对于那些稚嫩的心灵呢!“我不反对测验,因为我们需要评估孩子们的学习状况。精确、公平、合理的测验能帮助家长、老师,以及学生了解“已经精通”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分别是哪些。然而,现今考试制度已经出现问题了。我们把过多的上课时间花在考试上,导致孩子们对分数越来越冷淡。”
5.“无论你的信念是什么,在你对一个孩子伸出援手的同时,总是有好几十个孩子让你想就此放弃。”
雷夫的这句话道出了普通人与伟大人的区别。事实上,有多少幸运就有多少不幸。但你帮助他人时,你要付出很多,而有时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甚至会被人误解伤害。普通人“识时务者为俊杰”,伟大的人呢内心坚强,得到了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的第六阶段:我有我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本着这样的原则,雷夫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做最有爱心、良心的教育。或许在一个不健全的体制中,好教师本身就是牺牲奉献的代名词,好老师是坚强执着的代言人。而雷夫对年轻教师的忠告颇为受用:
“1.你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并不是因为你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优秀的老师绝不轻言放弃。我经常遭遇挫折,但我会试着从错误中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好。
2.以好老师为榜样,不断地学习。
3.不要与讨厌教学的人为友。他们就像学校里的病毒,要尽量回避。
4.做你自己!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而不是畏惧。教育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5.今年是我从事教职的第26年,我更懂得如何教学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