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第四章 18世纪早期西学的局限
刚刚 (so young and so gone)
- 章节名:第四章 18世纪早期西学的局限
- 页码:第234页
马戛尔尼曾指出,在华耶稣会士从第一代领袖,如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人到他自己的时代,在科学理解上一代不如一代:“事实真相的确是,现在的传教士们对于代数,或者流数所知甚少,只是粗通其他一些科学支脉。” 当徐寿通过合信的《博物新编》(1851)第一次在思想上接触现代科学时,他意识到欧洲已经远远超越了耶稣会的自然研究。然而,他的中国的18世纪前辈们却对耶稣会被解散后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他们还在满足于将耶稣会士介绍的西学中国化,看到的只是这些西学与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宋、元数学发明的相似之处。 引自 第四章 18世纪早期西学的局限
81人阅读
刚刚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71页 17世纪中国与耶稣会的通融政策
汤若望的目标似乎在于降低公众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以推行基督教。在达赖喇嘛到来前,汤若望递交...
-
第209页 第四章 18世纪早期西学的局限
当多罗到达中国,康熙皇帝隆重地款待了他,并且在1706年数次召见教廷使节,多罗每次都带着颜...
-
第234页 第四章 18世纪早期西学的局限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