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欧洲心却不尽在欧
- 章节名:身在欧洲心却不尽在欧
Blair把英国从欧盟边缘带到主流,靠的是参与而不是投票。 二战后,英国认为欧洲振兴首先要法国重振,为此英国竭力希望保住法国战后大国地位,力主其入常。面对二战后美苏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主宰地位的现实,企图联合西欧争取更大发言权。战后英国推动欧洲联合另有所图 1 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主导 2 组建欧洲贸易市场。希望保持独立,又领导欧洲。 丘吉尔三环外交 1 与美国“特殊关系” 2 维护英联邦利益 3 于欧洲关系。但与欧陆国家无法合拍。1957年《罗马条约》六国签字,英国因非带头国态度冷淡。后建议大欧洲自由贸易区,结果只是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7国小自由区,与六国竞争。失败后,1961年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 但1 如何协调与美国关系 2 如何处理和英联邦关系 3 如何解决7小国关系。谈判长达12年,且置身欧元区和申根协定之外。英国内部也有较强疑欧势力。保守党疑欧势力较大,工党也有一定力量。 Blair: 1 看清英国衰落 2 看中英美特殊关系 3 认同英国只有处于欧洲决策核心,华盛顿才会认同。决定建设性参与。1 99年与施罗德和希拉克一同策划用武科索沃,并承担说服克林顿重托。 2 98年推动建立共同防务。分歧时,美国需要欧洲成为北约依附,欧洲需要独立防务。 3 英欧贸易远超英美。欧美贸易摩擦时永远与欧洲一起对抗美国。英国永远的红线,1 主权 2 英美特殊关系(欧洲特洛伊木马)。一体化重大决策英国都不坚决抵制。但转让主权的要求都态度坚决(货币)。 当时工党国内支持率很高,议会也占多数。但仍然担心保守党借机发难影响支持率,所以决定不加入欧元。 布莱尔承诺重建与欧盟关系,并积极参与;但因对美国态度差异(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希拉克和施罗德对布莱尔很不满意。但英国毕竟还要扮演桥梁角色,所以法德也不过分冷落排挤英国,布莱尔生日时还发去热情的贺电。另外,法国怕德国做大,也要拉拢英国。 引自 身在欧洲心却不尽在欧
53人阅读
stupybighead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身在欧洲心却不尽在欧
-
科索沃战争与“炸馆事件”
南斯拉夫:1党专政,2种文字,3种宗教,4种语言,5个民族,6个共和国,7个邻国 南斯拉夫外汇...
-
成败伊拉克
布莱尔和克林顿理念相近,关系密切;布莱尔和布什理念不尽一致,却一拍即合,得益于“美英特...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