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 章节名: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 页码:第196页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时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 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道德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性而为,不是暴力、滥交、背叛、屠戮!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尔姆斯说:“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 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斯宾诺莎《伦理学》:“嘲笑、轻蔑、愤怒、报复......这些情绪,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不能成为善。”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斯宾诺莎:“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什么是真实?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 引自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37人阅读
嗯哼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64页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
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 作为代表,怕尴尬就不要去写建议,你为了把深入的意...
-
第176页 真想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
-
第196页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
第219页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 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谁都有过年轻时候认识的局限。 到了这个年龄,像有什么东西扯着你一样往回望。 灾难更应该反...
-
第238页 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他观察到当时的国人有一个强烈的特点是...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