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少帅考证与评析
- 章节名:少帅考证与评析
- 页码:第246页
周四小姐生于近代,千年来的中国传统好像崩坏了,但过去所有女人的宿命还是如影随形。什么宿命呢?不外乎是婚姻、生育剥夺了个性和自由。 …… 后来《小团圆》第八章写之雍、九莉交欢也出现类似的队伍,其中“五六个女人连头裹在回教或是古希腊服装里”,就不仅贯穿古今,且横越中外,可见张爱玲要写的不仅仅是中国女人,而是一切女人的典型,没有时间性,也没有地域性。 ……荣格主编的《Man and his symbols》书里提到这个病例:某女子受过高等教育,婚后跟丈夫性生活不谐,有次做梦,看见自己置身一列像她那样的年青女人队伍当中,走在最前的那个被断头台砍下头颅,后一个便挨次上前,如是前仆后继,她居然安心的继续排队,似乎愿意承受同样的命运。 …… 通过周四小姐,张爱玲试图总结所有女人的命运:不管什么世代,女人只要能跻身那支由盘古初开以来一直为繁殖而舍身的行列,就会感到现世安稳;然而安全感的代价可能是要赔上个人灵魂,融入一个无名无姓的集体位格。这种女人普遍面对的异化过程,最容易体现于机械化的性交。……作者要刻画的绝不是什么鱼水之欢,而是性爱过程中女人自我异化的荒谬感和悲哀。 …… 不难发现作者正是借此暗示性与死亡的内在关系。换一个角度解释这种关系,就是古今女人共同命运的一体两面:正面是结婚、生育,仿佛充满飞扬的生命力;反面是让自己物化,沦为繁殖机器,只作为欲望对象而存在,把一生都贡献出来后,不过平白延续了物种,令世世代代的人可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女人的命运古今如一,是因为男人建立的世界并无二致。质疑历史沿革、社会变迁的意义,拆穿“五四”后的所谓进步,我认为《少帅》小说的第二层宗旨。这种略带悲观的怀疑态度其实是一种所罗门王式智慧。早在40年代,张爱玲已被旧约《传道书》的厌世文辞所震动,而少帅的第二层宗旨,仅一句“太阳之下无新事”似乎已足够概括。正因为太阳之下无新事,所以1000年前的扬州妓女跟周四小姐才会承受共同的命运。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不同年代的人无意识地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没完没了的扮演着同一出戏,其实一切没变。不单是现代与古代的界线模糊了额,文明和野蛮、进步和守旧也统统不再泾渭分明。 引自 少帅考证与评析
31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