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结论
- 章节名:结论
- 页码:第157页
……因为在时间上接近和珅的崛起(始于1775年),所以这次叛乱与跟和珅有关的衰弱和腐败联系在了一起,……因此,1774年乃是被用作标志着缓慢衰落开始的便利时间,大多数人认为在这个世纪末年,这一衰落表现出加速度的态势。在现代,这个起义有时也被视为中国人民不满于现状的部分力量苏醒的初步标志。它似乎是由异端神学激起的一系列起义中的第一次,……
公正地说,在王伦的有限成功与和珅及其派系最后掌权之间建立任何有意义的联系,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在和珅首次被丧亲的乾隆帝看中之前,叛乱就已经结束了,仅仅几年之后,和珅就开始大权在握了。……我们没有找到证据证明,稍后时期的大范围腐败可以被上溯到1774年秋天之前。王伦起义似乎并不是官僚制度崩溃的反映。……
……
在我看来,在镇压王伦起义中得以清晰证明的一些均是错误是因为,依靠分布不均的小驻防和广泛分布的大驻防相结合,清廷在采取任何种类的军事行动上都面临着困难。它们的机制并非为速度而设计,而且除非有重大的紧急情况,不同单位的有效合作是不被提倡的。一些中国的带城墙的城市可能顶得住包围,但是很多城市一般不能很好地对抗出乎意料的精确的军事进攻。……
……镇压王伦的征讨是成功的,而且把它视为王朝衰落的一部分似乎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我们当然可以坚持:征讨王伦的某些败笔的确表明,某些基本结构的弱点已经困扰着而且会继续困扰着清代的军事机器。
……
……民兵组织实际上在镇压王伦的行动中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组织地方民兵的机会,无论多么短暂,都可能造成甚是力量的壮大,这会对地方状况产生微妙的影响,但是从王朝的观点来看,这次叛乱几乎是在没有绅士协助的情况下被镇压的,而且在实际上也没有权力向下转移的危险。
……我们不应该过快认定王伦的成功是由于结构问题或是不断增加的政府弱点造成的。……王伦成功地使用了他的武艺、教派纪律、神力保护的许诺和宗教精神来使其信徒让对手害怕,并能在战场上获得胜利。无论如何,他们不能算是“乌合之众”,……王伦虽然无力发动一场规模更大的运动,但这一点不应该遮蔽这些成就。
处于同样的原因,清政府最终成功的某些原因必须解释为叛乱者运动中的失败的结果,而非清政府自身力量的结果。……
王伦的主要弱点在于没能产生众多的追随者。……首先,在创造其运动核心上,王伦没有充分利用原本存在的教派网络。……王伦没有尝试发现和联合其他宗教团体。……
流星飞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27页 第二部分 叛乱 防御
三次出击均被击退,新城的守卫者们只能无助地看着临清剩余的部分被占领。……他们从城墙上朝...
-
第148页 第二部分 叛乱 余波
……要求逮捕这些叛乱者的谕令至少到1781年还有颁布。在重新占领临清的混乱和政府对俘获叛乱...
-
第157页 结论
-
第161页 结论
此外,从教派起义到大众运动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其中一个理由可能仅仅是地方社会的结构。在由...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