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整体性学习技术
- 章节名:整体性学习技术
- 页码:第1页
在获取信息的阶段,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指读法,顾名思义,用手指指着课本内容来进行阅读,手指的作用主要是用以集中注意力,还可以用来控制阅读的速度。
练习阅读法分为速度练习和理解力练习两个方面。
速度练习是指规定一段时间(比如三分钟),用指读法控制速度,来完成要读的段落或者是篇章。速度提升的前提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
理解力练习与速度练习相反,它是以理解文章内容为目的的。在规定时间读完文章后,用笔写下刚刚阅读的知识点,然后再对照文章内容查漏补缺。
积极阅读法实际上是不能归入快速阅读法当中,它不以速度为前提,而是以理解为核心。一般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边读书,边在书旁边坐一些笔记。
第二,合上书本,在笔记本上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 一节 中 主要 观点 是什么? (2) 我怎 样 才能 记住 主要 观点? (3) 我要 怎样 将 主要 观点 拓展 开 以及 应用 它。 引自 整体性学习技术 这三个问题的出题逻辑依次是信息的完整获取,信息的理解(运用联系观点的方法、运用随意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运用。
作者举例
比如 我 刚刚 读完 心理学 中的 经典 条件反射, 其 主要 的 知识 点 是: ·经典 条件反射 的 发现者 是 巴 甫 洛 夫 · 经典 条件反射 是 刺激 引起 反应 我会 这样 记忆: ·想象 一副 图画, 画 中巴 甫 洛 夫 的 狗 听到 铃声 流出 了 唾液。 我会 这样 拓展: ·我 听到 电视 里 类似 的 手机 铃声, 会 不由自主 地 掏出 自己的 手机。 引自 整体性学习技术 笔记流是用简短的话语或者图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等方式来表示)来代替冗长的句子,与整体性学习策略中的结构比较类似。如下图所示
笔记流分为课下笔记流和评注流。课下笔记流是指上课时按照传统笔记的做法,下课后再用笔记流加以整理和联系。评注流是针对上课信息量太大,只能简单的记录一些笔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写下关键的信息,然后在信息之间加以联系。
作者举例
假如 老师 讲了 十几 个 需要 记下 的 公式, 首先 写下 所有 的 公式, 然后 在 老师 举 例子 和 讲授 公式 如何 应用 时, 给 公式 加上 各种各样 的 联系。 引自 整体性学习技术 在联系观点的方法上,比喻主要是用来建立未知概念或者知识与已知概念或者知识的桥梁,它有助于帮助理解并且熟记未知的知识。比如,《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之一,当不知道怎么形容某个人当时的那种神情、状态时,却发现与狗的神情和状态比较类似,就可以直接说“他好像一只狗”,这样就在未知与已知之间建立了联系,把当时的场景传递给了其他人。抽象信息适合比喻法。
内在化适合具体信息,主要是把一个个步骤或者是一幅幅图画加以构思,让它充满声音、动作之类的感官性的信息,并且像电影一样播放在脑海中。就像生物书中讲到受精卵的产生过程,要把这些静态的步骤,联系起来,变成动态的。
我试着演绎一下:一位小姑娘出生了,但太孤单,就顺着道路一直走,突然发现前面正在冲过来一大波人群,可是把她吓坏了,连忙打开防护罩,把他们都隔绝在外,可是她想找人玩啊!但远处有那么多人诶!她想了想,决定只让跑得最快的人来和自己聊天。当聊天的时候,他的思想开始进入她思想,于是她渐渐发生了改变,想要有个落脚点来整理一下思想,于是停留在子宫壁上。
图表法分为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流程图太简单,我就直接跳过。概念图是用以表现观点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比如一部小说中的各人物关系图。图像就是涂鸦来代替文字。
随意信息不太好处理,作者给出的方法是联想法、挂钩法和信息压缩法。
作者对于联想法的举例是用A代替苹果;复杂的例子见下
首先 我要 想象 一幅 图画 来 联系 香蕉 和 牛奶, 我 想象 的 图画 是一 只 巨大 的 香蕉 上面, 有 一群 奶牛 在 散步; 或者 我也 可以 想象 一名 挤奶 工 在给 一个 巨大 的 香蕉 挤奶, 注意 是 巨大 的 香蕉 而 不是 奶牛, 是不是 很 疯狂? 这种 疯狂、 古怪、 滑稽、 荒诞 的 想象 正是 联 想法 的 精髓, 假如 这种 联系 平淡无奇, 只不过是 普通 的 农场 工人 在给 一头 奶牛 挤奶, 一边 挤奶 一边 吃香 蕉, 这样 的 想象 不够 夸张, 不够 生动, 不能 让 自己 兴奋, 回忆 起来 也就 很 困难。 这样 的 联系 称为 弱 联系, 而 前面 那种 称为 强 联系。 引自 整体性学习技术 挂钩法,用有含义的物件代替文字或者数字,然后这些物件一起构成一个动态的故事。
作者举例
比如 要 记住 哥伦布 发现 美洲 的 年份 年份 1492 年。 第一步 是 创造 与 事件 相关 的 图像, 在这 个 例子 中 是一 幅 大船 撞上 北美洲 地图 的 图像。 第二 步 就 是将 1、 4、 9、 2 挂钩。 首先 将 枪 与 上图 建立 联系, 可以 想 象在 船 撞上 北美洲 后, 持枪 的 海盗 拦住 了 可怜 的 哥伦布。 第三步 你 需 要将 枪( 1) 和 门( 4) 建立 联系, 然后 是 门 与 酒, 酒 与 鞋子 建立 联系。 然后 当你 重复 这一 联系 后, 你也 就 记住 了 1、 4、 9、 2 或 1492 了。 引自 整体性学习技术 信息压缩法主要通过记忆术、图像联系以及笔记压缩的方式来施行。记忆术举例:WPF来记忆Window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图像联系就是把同一类型或者是之间有关系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笔记压缩法,简而言之,用几页纸写完整本书的内容,类似于结构简化成模型。
实际运用,就是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作者举例
(1) 统计学 ─ ─ 我 利用 统计学 知识 给 本书 起名 字 以及 定价。 利用 谷 歌 搜索 引擎, 我 尝试 各种 名字 和 价格, 最终 利用 统计学 决定了 这个 书名 和 价格 最为 吸引人。 (2) 计算机 ─ ─ 除了 编程 这种 明显 的 应用 之外, 我还 发现 计算机 科学 是 寻找 问题 的 有用 途径, 纠 错、 算法 都是 可以 借鉴 到 其他 地方 的 有用 思想。 (3) 会计学 ─ ─ 会计学 能 帮助 我 理清 个人 财务 以及 报税。 运用 基本 的 会计学 原理 整理 我的 个人 财务, 使它 们 看起来 一目了然。 (4) 经济学 ─ ─ 经济学 教会 我 重新 看待 金钱 在 社会 中的 价值, 明白 了 金钱 仅仅是 物质 交换 的 载体 后, 我的 个人 哲学体系 也 随之 发生了 很多 变化。 (5) 历史 ─ ─ 历史 是了 解 现在 的 工具, 通过学习 古代 亚洲史 能 帮助 我们 看清 现代 中国、 印度 和 日本 的 种种 问题。 历史 就是 照亮 现在 的 一面 镜子。 引自 整体性学习技术 模型纠错,在我看来就是实践之中逐步纠正不合理的地方,文字传递的内容会因为理解的不同而造成一定的失真,需要实践来进行反馈。
项目学习,也是一种实践,就是最终要做出一个东西,比如说编写一个实现某种功能的应用程序,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学习编程。
第三部分“超越整体性学习”的内容,我定义为后勤集团,毕竟这部分主要是讲怎么调节身体和精神。
要养成以下的好习惯。
能量管理部分
每周运动三五次,每次四十多分钟。最好每天四十多分钟。
每天八小时睡眠,不熬夜。
多吃粗纤维和粗加工的食物。
多喝水。
少食多餐。
每周休息一天,或者是每天休息一两个小时,休息的含义是不干活儿,放松自己。
不要学习部分
不要学习是指不能停留在读书这一表面现象上,要深入到本质的地方去,即自己学到东西了。
作者给出的方法是每天列个计划清单,按照清单完成。比如,我经常只读书不做任何笔记,就会造成虽然是在学习,但是看完之后不会运用知识,这就是停留在学习的表面了。
拒绝拖延部分
今日事今日毕,每天列计划清单并完成。
批处理部分
把相同的事情放在同一时间段做。比如一次性完成某科作业,而不是拖几天才完成;一次性读完材料,而后开始写作。
有组织部分
物品摆放有规律;每日列清单和记录每日所做的事情。
后面的文章内容没有太多干货,我就忽略不计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策略和技术部分。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整体性学习策略
我理解的本章节意义在于告知读者“整体性学习的原理”,核心的观点是:将方方面面的知识联系...
-
第1页 整体性学习技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