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1
- 章节名:1
- 页码:第1页
家中四子,以自我生活为中心。
父亲搬到农庄以后开始喜欢农业,学习了科学管理和实验并立志从事农业。(农业是一种反馈直接,重视内心体验的活动)
大学时期 以基督教活动为中心,专业亦有农业转向历史以图成为牧师,中国之行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活动,开阔了罗杰斯的视野并见识了人的苦难,但这一阶段罗杰斯仍缺乏对东方文化的理解。
大学开始与海伦进行约会。
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的探索和反思;认为基督教存在大量的前后矛盾。「基督教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精神需要,重要的不是宗教而是人」
接受了威斯康星州的函授教育以后,罗杰斯在纽约神学院阶段开始正式接触心理学帮助人们变化、成长成为罗杰斯的职业意识。
基尔帕特里克接触到进步教育,对宗教的基本原则进行科学验证。
「虽然人生意义之类的问题和建设性地改善他人生活的可能性是我深深着迷的,但我不能子一个被要求笃信特定的宗教教条的领域工作」——离开神学院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和教育心理学
教师学院-科学程序 儿童引导所-精神分析和现象学研究
博士毕业—纽约罗切斯特买房子。 三年工资的贷款
罗杰斯在罗切斯特工作期间已经开始在对问题儿童的工作过程发现了其理论的萌芽。 环境疗法——自我实现倾向·
对精神分析未进行过彻底深入的研究,但持相对反对的态度(低效、不可研究)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诊断来访者的界限上的问题和矛盾在罗杰斯时期已经存在
兰克关系治疗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解释性疗法,但针对当下的感受,同时以治疗关系本身为治疗的主要目标。
离开罗切斯特之前写作《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已经提出了治疗者需具备的条件:客观性、尊重患者、自我认识和心理学知识;强调了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进行科学研究的观点。
当时不作为心理学家被接受,而是社会工作者,心理学会主要讨论行为主义
罗杰斯放弃了行为主义的育儿方式
1940年开设了研究生讨论课,两个小时,所有人逐字逐句地分析咨询实例;批评旧的,提出新的帮助个体成长的咨询方式,明尼苏达的讨论会上提出了当事人中心疗法。
「当事人」暗示了控制点
(咨询师在长期的工作经历和个人体验中积累的知识和感受是咨询师所谓「客观性」的最有力的依靠和来源)
非指导咨询主动的模糊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之间的界限。
(?我们究竟是应该先遵从直觉选择流派还是先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 (抛弃一切先验的判断和朴素唯物主义,仅保留直觉的好恶作为参考)
(不得不承认,我的自我体验中逐渐丧失了对至少是部分生活细节的兴趣)
首创了心理咨询过程研究——赫伯特布莱恩个案的完整录音记录
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出版后罗杰斯仍然没有得到传统学界承认,但随后在心理学界尤其是临床心理学界的地位水涨船高,其咨询方法也很快流行开来。
--
芝加哥时期每周至少进行15小时的咨询,「我的绝大多数研究假说和理论概念正是来自与当事人个体丰富而深入的接触之中」,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开始强调当事人中心疗法,提出不只是一种方法和技术,而需要完成个人成长,在咨询过程中建立心理氛围(这一点毫无疑问是不可量化的,我们如何定义一个咨询师对他的来访者做到了完全的接纳和理解?是否依靠自我体验?)
这里罗杰斯的观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强调技术转而强调态度(这是否反应了在芝加哥进行的大量咨询对他的影响?开始觉得技术的意义不大还是已经把技术融会贯通?)
「当治疗师允许当事人选择死亡,后者会选择生命,允许选择神经症,则健康与成熟的选择会被选择」????罗杰斯此处认为必须在这个二元对立中做出选择——是否彻底地相信来访者自我成长的潜力!
罗杰斯在芝加哥大学的咨询中心享有近乎宗教领袖的精神领袖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罗杰斯同学校以及精神病院存在冲突
49年到51年,罗杰斯在咨询一位有精神分裂症状的来访者时遇到了严重的价值危机,几乎可以称之为一次反噬。「就好像她用炸药轰炸我将之作为基础的人格之墙,并在墙下炸开了一个洞,我能生动地感觉到我自己的某些我尚未了解的力量在那墙之外」在晚年的反思中,「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无法喜欢或爱我自己」——童年经历?
这一阶段罗杰斯接受了心理治疗,同时罗杰斯开始强调「一致性」的概念。(这种对「知行合一」的感觉的追求应该是优先级很高的,这一点是否来源于敏感的自我体验?我们如何知道应该存在这种一致性?)
58年罗杰斯明确提出一致性不是他的理念,他借鉴综合了惠特克学派的理念;可以看出罗杰斯50年遭遇的个人危机对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也对一致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产生了影响(想拒绝没有拒绝)。罗杰斯本人也一反常态,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细致、科学的描述(没有采用录音)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来自他的博士生
心理治疗中人格变化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心理治疗的重要成分是什么;这一阶段罗杰斯仍在继续改进自己关于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对其他流派的方法持开放态度;弗雷德费德勒以及科特纳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和不同方法之间的差距进行了研究。
由于芝加哥心理咨询中心有大量的录音及相关材料存在,随后出现了许多针对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研究——前期探索性的研究多是现象学分析,试图描述现象归纳规律但成果不多;第二阶段开始使用投射测验和各种效果来验证治疗效果,结果虽然总体是积极的,但样本量普遍很小且缺乏实验控制,测验方法也缺少理论性强的方法。
第三阶段的研究采取了控制对照组,可以算是第一个相对严格的针对心理治疗进行的控制实验;罗杰斯虽未直接参与,但在芝加哥领导、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心理治疗的实证研究,可以算作临床心理学的一个里程碑,这为罗杰斯带来了大量的声望。
(对临床心理学进行实证研究固然有其自身存在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探索和自我成长的可能性才是最为诱惑的部分)
52年冬阅读了部分哲学书籍,深受影响!
晚年回顾自己的过去提出童年时的孤独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