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该在人才市场找工作
- 章节名:为什么你不该在人才市场找工作
在20世纪经济学家日趋习惯的关于劳动市场的观点中,事先存在的社交关系网是无法起作用的。相反,工资传达出超额供应和公司对于每个员工所具备技术的需求的信息,而劳动分配被认为是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结果。
然而,马克,格兰诺维特等社会学家所提供的数据却并不支持这些理论。正如格兰诺维特在他1974年的书《找工作》里所说的那样:“完美的劳动市场只在教科书里存在。"
格兰诺维特的博士论文是一个标志性的研究,它基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调查一研究波士顿牛顿郊区中专业、技术以及管理三类工作者找工作的行为。格兰诺维特观察到,已存在的社交关系网而非市场力量才是人们找工作的第一要素。他提到,样本中大概56%的人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了他们最新的工作,而这种联系并不是为了找工作才建立的,它更多地建立于朋友和家庭之中。
然而,格兰诺维特发现,社交关系网不仅影响工作的分配,还能预测员工所获得工作的重要特点。她发现,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往往比那些通过申请和专业招聘机构找到工作的人挣得更多。而且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工作满意度也更高。'总之,他发现,对找工作的人来说,社交关系网不仅是对工作机会起主要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信息来源,还和薪水、工作满意度等重要的工作特点相关联。如同最好的公寓一样,好工作的分配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交网络。
格兰诺维特关于白领工作者的一系列发现表明了私人关系是人们找工作的主要途径。然而,将其数据与其他资源对比,他还发现,蓝领工作者找工作的方式并无不同。除一小部分特例外,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私人关系对人们寻找工作机会非常关键。收入动态的定组研究(ThepanelstudyOfIncomeDynamics)调查了5000个美国家庭,这些家庭中的一家之主和他们的配偶都是45岁以下。该研究发现,在1978年,有52%的白人男子、47,1%的白人女子、58·5%的黑人男子和43%的黑人女子通过他们的亲朋好友找到了现在的工作。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1989年对贫穷青年的调查发现,在波士顿的三个贫穷地区,51%的白人和42%的非裔美国人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工作。日本1982年的职业调查表明,34,7%的15岁以上的人通过关系找到工作。其他的研究在某些特定地区甚至给出了高达70%的数据。另外,社交关系网的力量并没有随时间推移而衰弱。《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报道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45%的非入门级职位的招聘是通过员工推荐的,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录用的49%的员工来自推荐信。5这两个例子中的数字自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增长,因为劳动市场的紧缩提高了社交关系网对找工作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种种证据表明社交关系网有助于形成职业网络,这也就留下了关于社交关系网的形成与经济间重要关系的种种疑问。
社交关系网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提出如下问题:社交关系网是如何形成的?社交关系网的形成基于三个基本点:共享的社交关注点,共享的伙伴,同质性。前两个基本点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从哪里交到朋友。共享的社交关注点的意思就是,拥有共同社会关注点的人们更容易建立联系(比如同学、同事、一起去教堂的同伴等)。共享的伙伴是说,当人们有共同的好友时更容易建立联系。同质性是用来解释长久的联系的,即有共同的兴趣和特点的人更容易建立联系。这些机制组合起来的结果是:社交关系网是由一群群相似的人构成,他们拥有的知识和信息有很大重叠。
cp4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硅谷 vs 128路
关于国家内部社会机制以及经济网络运作的结果,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硅谷和波士顿128路间的对比...
-
为什么你不该在人才市场找工作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