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 章节名: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第一节 确保个体的幸福
从希腊城邦到希腊化帝国
希腊化帝国。从城邦向帝国的这种过度包含着建筑和思想两个层次上的变化。 相对自主的小型国家的解体、权利集中的倾向,意味着人民在政治上越来越无能为力。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新的格局:个体的人和普遍的法则
回避对社会进行哲学思辨——我们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是如此之少!——而集中于一件事情:一个人怎样才能确保他或她自己的幸福? 1,一种普遍法则的观念,它对一切人类都有效并且体现在每个个人之中。2,一个私人的个体的观念,这个个人自身就具有价值、独立于他的特定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第二节 伊壁鸠鲁正义——确保个人安康
享受生活,但要深思熟虑。 1,存在着的唯一的善是快乐。2,要确保最大的快乐,我们必须只享受我们能够支配的快乐。 伊壁鸠鲁主义是受谨慎和深思熟虑影响的快乐正义。 如果多数人设法对痛苦和快乐之间的关系“精打细算”的话,那么平均的结果可能是小于零的。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第三节 斯多葛学派——确保个人幸福
斯多葛学派主要观点
如果我们想要确保我们的幸福,我们必须学会尽可能独立于这些无法控制的外部事物,学会生活于我们能够控制的内在自我之中。斯多葛学派声称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他们采取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相同的立场:一个人的幸福的唯一条件是他或她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而美德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可能代表了缺钱少财的人们。犬儒学派不是激发这些人去进行徒劳的反抗,而是鼓励他们去学会在没有他们本来就不会有的那些物品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怡然自得。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希腊-希腊化时期的斯多葛学派
强调责任和品格,而不仅仅是禁欲主义地从世界抽身而出。 斯多葛学派对责任和品格的重视,对普遍法则的相信,这些对罗马上层阶级有吸引力,后者最后把斯多葛学派转变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罗马的斯多葛学派
原则上所有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适用的法律之下都是彼此平等的。 人类理性——它的各种形式的基础都在于共同的世界理性——是给定的东西,是某种存在着的东西。这是自然法理论中的关键之处:法律的-政治的法则的基础在于一个普遍的自然法则。 我们注意到自然法理论中的一些原则上含糊不清的东西:它可以被用来批判现存法律,也可以被用来为现存法律辩护。 人人都参与共同的逻格斯,在这种意义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与此同时,一个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国王还是奴隶,这与一种善的、幸福的生活是基本上不相干的。 人为了人所创立的种种人生哲学学说,无法实现他们所许诺的东西。那么如何确保幸福?其答案尽在咫尺:那就是通过超自然的手段,亦即通过宗教。在古代末期前后,宗教的追求日益高涨。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从非物质的不可言传的终极基础(太一),往下到越来越物质的可朽的现象。人类通过其精神本性可以寻求接近这种终极基础。但作为一种肉体存在的人分享了物质的非存在。因此在灵于肉之间有一种紧张。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第五节 怀疑论
一类怀疑论者直接或间接地主张我们无法认识任何东西(参见我们对高尔吉亚的诠释),一类怀疑论者并不主张我们无法认识任何东西,而主张不停地探索而不采取一个立场。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感官并不提供给我们确定的知识”
没有任何权威担保说一个感觉印象忠实地反映现实,说它确实符合上述对象。 引自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归纳不是一个有效的推理”
“演绎并不产生新知识”
“演绎不能证明它们的前提”
“互相冲突的意见具有同样好的理由”
50人阅读
fx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
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共同点: 1,视数学为万物的本质;2,宇宙二元论——真实(理念)...
-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自然秩序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园的学生,与柏拉图相处过。 柏拉图是往上趋向理念,亚里士多德则朝向众...
-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