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
- 章节名:摘记
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以前注重书籍的内容,而实际上,图书馆工作人员或者藏书家,应站在书史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国内版本目录学的研究,实际一直偏于学者式的窄而深的研究,可能是大家觉得这样更有学术性吧。我个人的观点,不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是藏书家,对于书史研究,应更偏重于形式,内容反而是辅助的,形式是主要的,这是我个人的谬见。(P.91) 引自 摘记 ……明中期大藏书家……钱谷是文徵明的弟子,当年他在文徵明家看到了大量的藏书,很是羡慕,于是也有志于藏书,但因为家贫,买不起那么多书,就每天自己抄书,这反而成了他的一大藏书特色。钱谷的堂号叫「悬罄室」,悬罄就是一无所有之意,是由他老师文徵明来题写的。钱谷抄书,据说达几万卷之多,因其所抄之书一丝不苟,颇为后世所重。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曾评价钱谷说:「……其早岁所抄,无一惰笔。」钱谷的儿子钱允治也是藏书家,但不知什么原因,钱谷的抄本流传稀少,到了清代中期,已被文献家所看重。(P.168) 引自 摘记 以我的谬见,爱书跟爱女人区别不大,我有一方闲章:自笑好书如好色。爱书与好色对高雅之士怎么样我不知道,对我这个低俗的人来说,没什么区别,跟女人交往,一定有欢娱,但同样也会有纠结烦恼。世人皆知,女人是麻烦事,但男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前赴后继。我藏书的感觉就是如此,虽然这个过程有许多负累在,但我仍然快乐着,至于是快乐多还是负累多,我不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只要高兴就去做,今后有什么烦恼那是下一步的事了,就如古诗所言:「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我还是延续着我快乐并负累的人生吧。(P.252) 引自 摘记 古人所说的「四部齐备」乃是指的藏书的宏观概念。……所谓的「四部齐备」是针对专题收藏而言的,这种收藏方式很不符合当今的专家路数,专家的藏书是以研究专题为目的,他们管这叫收集资料而非藏书。而藏书这个活动本身体现的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爱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收藏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最高规格的礼敬。因此,以我的浅见,藏书不能专一,专一就太过理性,而太过理性的人,就难以表现出真性情的爱,因此不能「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只爱,爱你那一种」。藏书应当泛爱,曹操攻打东吴的理由被故意曲解,说曹操是为了“揽二乔于东吴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我的观点,作者这么形容曹操,还是不够有胸怀。藏书,要有占尽人间春色的志向与豪气,当然,有没有这个能力和体力,自是另外一个话题,但只有这样对待传统文化,才是真爱的表现。(P.253) 引自 摘记
7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