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102
- 章节名:102
- 页码:第102页
102”科学是知识,宗教是行为。知识并不能变更我们行为,行为是出于情志的。由科学进步而人类所获得之得意,高兴,是打倒宗教的东西,却非科学能打倒宗教“(YU前几日人类简史的作者在讲座中也提到关于人类的心情问题。想来本书中所言的厘清还是很深刻的。并不科学打倒了宗教,而是科学所带来的热情,让宗教黯然失色。所以在科学家不得志,或是在科学中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时,想来是多倾向于宗教的吧,可以这样说吗?)”反之,人若情志作用方盛时,无论什么不合理性的东西他都能承受的“
”因多情多欲,一味向前追求下去,处处认得太实,事事要有意义,而且要求太强,趣味太浓,计较太盛。将一个人生活的重心,全挪在外边。一旦这误以为实有的找不着了,便骤失其重心,情志大动摇起来,什么心肠都没有了。只是焦惶慌怖,苦恼杂集,一切生活都作不下去。在这茫无着落而急求着落的时候,很容易一误再误,抓着一个似是而非的东西便算把柄,如托翁盖其例也。在生活中的一件一件的事情,我常辨别他的意义,评算他的价值,这因无意中随便立了个标的在,就着标的去说的,这种辨别评算成了习惯,挪到根本的人生问题,还持那种态度,硬要找他的意义价值结果。却不晓得别的事可评算,因他是较大关系之一点,而整个的人生则是一个独绝,更不关系于较大关系,不应对之究问其价值意义结果之如何。始既恍若其有,继则恍若其无,旋又恍若得之者,其实皆幻觉也。此种辨别较评算都是理智受了一种“为我的冲动”在那里起作用。一个人如果尽作这样的生活,实在苦极。而其结果必倦于人生,会要有人生空虚之感,竟致生活动摇“
"灵性生活,艺术生活,美育生活。。。并非这样生活太美满,没有什么使情志不宁的问题,是我与宇宙融合无间,要求计较之念销归乌有,根本使问题不生也。什么人生有意义无意义,空虚不空虚,短促不短促,他一概不晓得。这时将倾欹在外边的重心挪了回来,稳如泰山,全无动摇”
107(佛)“众生的生活都是相残”
108“众生的生活都是无常”是也。他所谓老病死,不重在老病死本身。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是生在别离了少壮的老,别离了盛好的病,别离了生活的死。所痛在别离即常也“
111"你莫以为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经人类一天一天去解决,便一天从容似一天,所谓问题的解决,除掉引入一更难的问题外,没有他义,最后引到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止。除非你莫去解决问题,还可能离得这顶困厄的问题远些,但是人类一天一天都在那里奋力解决问题,是拦不住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