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从「大同」到「小康」
Leslie Shaw
读过 国史十六讲
- 章节名:从「大同」到「小康」
- 页码:第10页
炎帝,就是神农氏。这种称呼透露出一个信息:他和他所领导的部落发明了农业、医药、陶器,所以后世的典籍提到他时,都赞颂他的这些发明。《易经》和《白虎通》说他用树木制造耕作的工具——耒耜,教导民众从事农耕,被认为发明农业的始祖。《史记》和《淮南子》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以草药治病救人的故事。《太平御览》引用《周书》说,神农在发明农业的同时发明了陶器。由于生产工具的局限,当时的农业处在“刀耕火种”阶段,春耕开始前,放火烧荒,然后用木制的耒耜松土,撒播种子,任其自然生长。神农之所以称为炎帝,其后裔称为“烈山氏”,都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火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帝的后裔中,有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植谷物、蔬菜,被后人尊奉为稷神——谷物神。炎帝后裔的另一支共工氏,其子后土,治理洪水成功,被后人尊奉为社神——土地神。此后社神、稷神成为农业社会的最高神祇,西周以来受到人们普遍祭祀,以后又把“社稷”引申为天下、国家, 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稍晚于炎帝的黄帝,号有熊氏,似乎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相传他率领民众作战时,指挥熊、罴等六种野兽参战,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其实是指挥以六种野兽为图腾的部落参战。黄帝从北方到达黄河流域时,已经是拥有六个部落的巨大部落联盟了。 引自 从「大同」到「小康」
66人阅读
Leslie Shaw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0页 从「大同」到「小康」
-
第11页 从「大同」到「小康」
生活在太行山以东的祝融八姓,北以卫为中心,南以郑为中心。到了夏商两代,祝融受夏族、夷族...
-
第17页 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
这一时期,青铜器是上层阶级政治生活关注的焦点,因而在考古遗物中占有显著重要的位置。对此...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