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全书(补其他有关印象派知识)
- 章节名:全书(补其他有关印象派知识)
- 页码:第139页
安格尔(古典主义):《大宫女》1814,素描等于一切,线条高于色彩。《泉》骨肉亭匀,正面而立。 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自由引导人民》1830。 库贝尔(写实主义):1.《海景》1874,强烈厚重的笔触,海景作品与印象派绘画已非常接近,传达了辽阔天际下海浪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最早为自己举办个人展,收门票,打破学院派垄断画坛局面) 2.《奥南的葬礼》1849,乡村的平淡葬礼,题材突破神话英雄故事。
3.《浴女》丰满肥硕,背对观众,动作紧张而不稳定与新古典主义背道而驰。
马奈:承前启后,从再现性的写实主义转向了以表达式视觉上的光色感受为目标的印象主义风格。价值“仅仅在于试图充当他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人。”“今天的艺术家不说来看完美的作品,而是说来看真挚的作品,这种真挚使作品有了反抗的特点,尽管画家仅仅想表现他的印象。” 1.《草地上的午餐》1863,被拒者沙龙展览。借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艺术大师乔尔乔内的《田园合奏》的主题,构图借鉴拉菲尔学生莱蒙迪的版画作品。光线明暗反差强烈,用宽大的色彩笔触表达光色感受,正面受光的裸女身体平面化。 2.《奥林匹亚》1863,借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大师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构图。(库尔贝说这幅画像一张扑克牌。)
3.《马克西米连的枪杀》1867,不表达对事件的评价,用冷漠的笔调画出行刑者和旁观者的冷漠,就像制造一幅新闻照片。 3.《酒吧女招待》1882,体现出印象主义倾向,客观冷静的记录了酒吧喧嚣的人群,漠然的女招待,电灯的光影效果。
从马奈开始,下等女人(妓女)可成为绘画的主角,且在构图上首先引进日本技法。
从印象派开始,欢们不在建议绘画主题之类的事情,把侧重点转移到了如何表现的问题上。景物时空的准确性和景物表象的模糊性。(照相术影响去画面构图中心化)
莫奈:《日出·印象》1874,光和大气就是主题。“准确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与你面对风景时获得的独特印象一致。”模仿造型因素――光与色。(后期有抽象画雏形)
德加:“钥匙孔美学”认为真实性只有在一种近似于偷窥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精于创作快速运动中的人物素描,分色技术作画。 1.《苦艾酒》1876,桌子在画面上形成一条强烈倾斜线,把人物压制在墙边的角落里,面无表情的面孔,孤寂的身形,夜生活的空虚与无聊的感觉渗透着瞬间的印象。 2.《芭蕾,舞蹈演员的排练》1876,强基和地板形成尖锐的角度,顺着线条的方向,可以看到来回跑动的演员,排练厅中央地板被空出来,创造地板延续的幻觉。(摄影影响) 日本版画的影响(葛饰北斋《波谷》),取消焦点透视也可以表示远近,没有明暗也能暗示凹凸,凭线条描摹万象。 巴比松画派。:19世纪中期,一批法国风景画家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居住下来,专心从事农村的风景画创作,卢梭是这个画派的领袖,米勒和柯达与画派关系密切。 1874年4月25日,“无名的雕塑家、画家和版画家联合会的展览”,巴黎卡普西尼丝林荫道转角处的一所房子。(历史上第一次印象主义画展。) 波德莱尔“现世是短暂的,瞬间即逝,迅速而偶然。” 轮廓线和形体隐现于光色的不断震荡中。 安德烈·纪德“我感觉,所以,我存在。” 画面的空间接续着观者视野的空间。 雷诺阿 《她的第一次夜生活》,1876 《荡秋千》1876 《糕饼磨坊的舞会》1876 《划船上的午餐》1881 没有采用印象派的黑色画法,笔下的女人像水果一样,温润柔和,同时也带着些优雅的慵懒 毕沙罗 熙熙攘攘的街道的全景式画面 《果园里的妇女》,1878,有点彩风格 西斯莱 文艺复兴的空间透视观念,形体感觉较强。 《劳弗西尼斯的雪景》,1878 莫里索 《有鸟笼的姑娘》1879 《夏天》1879 “那个女画家的名字叫莫里索,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保持着女性的优雅,但总显得有些疯狂。”――《费加罗报》 新印象派主义 乔治·修拉 点彩派《河岸上的浴者》
印象后派(进入现代艺术历史阶段)
塞尚 在保持视觉新鲜感的前提下,建构类似古典绘画般的永恒的纪念性结构,重视物体几何结构。表现心目中的自然,“画得像”和“看得懂”已无关紧要,没有放弃透视和明暗处理,但简化了外相,以色构形,《土豆和柑橘》1900。打破了稳定的空间,代之以非稳定的多重空间,《浴者》,1890―1892。 梵高 临摹安藤广重的《雨中之桥》和《桃花图》,借以学习日本画线条(浮世绘)。线条作画,富有韵律,色彩的交响曲(受比利时画家鲁本斯的光与色彩影响)。《星空》,1889。纯真率直,用色浓烈、明亮、醇厚,厚重的涂抹、颤动的笔触激发一种浮雕感。“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影响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与一般印象主义的不同“为了更鲜明地表现自我,我会随心所欲地运用色彩。” 高更 具有象征主义色彩,平涂的色块,单纯而清晰,散发出浓郁的原始主义信息。 《波浪中的妇女》1889
《布道后的幻觉》1888,仿照日本漫画手法,勾画雅格和天使角力。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1897。
南太平洋塔希提岛,喜用深绿、棕绿、淡黄和黑色描绘森林和景物,棕色画土著,原始艺术风格。《白马》,1903。
图鲁兹·劳特累克,《红磨坊歌舞》,1890,偏爱蓝色、褐色和青色等冷色,阴沉不洁。为广告和海报艺术登上艺术殿堂做出重大贡献。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