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第七章 稀缺
- 章节名:第七章 稀缺
- 页码:第7页
心理基础:物以稀为贵,对稀缺资源的竞争;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心理抗拒理论。
案例:两岁的孩子的逆反心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抢购、ABC公司对电影的拍卖;
应用:制造稀缺——数量有限、截止日期等。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的行动力。(比如对患病的恐惧远比对定期检查得来的好处更有说服力)
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到了限制,我们就越发想要得到它。 引自 第七章 稀缺 如何拒绝:一旦发觉有人在玩弄稀缺手法时,必须谨慎行事。务必记住:稀缺的东西并不会因为难以得到而变得更好吃、更好看、更好用(稀缺的饼干并没有变的更好吃)。有时候想要这件东西只是因为稀缺带来了占有欲,而不是因为这件东西本身的价值。
例子:理查德卖车,让看车的人在同一时间到达,形成竞争从而实现稀缺。
53人阅读
橘生淮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5页 第五章 喜好
心理基础:人们愿意答应自己认识(无法拒绝朋友提出的要求)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 喜欢的原...
-
第6页 第六章 权威
心理基础:对权威的服从 案例:电击答题实验、服从的火车司机、医院用错药(R ear)、桑卡牌...
-
第7页 第七章 稀缺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