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 页码:第100页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引自第100页 军队打败仗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自身的过错。
地势均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做“走”。
士卒强捍,军官懦弱而造成失败的,叫做“驰”。
将帅强悍,士卒儒弱而失败的,叫做“陷”。
偏将怨仇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因而失败的,叫做“崩”。
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因此而致败的,叫做“乱”。
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做“北”。
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1. 「走者」:目標設定過高
明知道對方的兵力是我們的十倍,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即便將帥下達「攻擊」的指令,士兵也只會丟下武器逃命。發生這種失敗,不能怪士兵能力不好,而是領導者把目標設立的太高。
在團隊中也一樣,如果領導者腦袋裡想的都是「射月計畫」,就是團隊與目標的距離猶如地球到月球。而不是想著該如何一步步踏實地前進,訂立「再努力一下就能達成」的目標,最後只會使得部屬士氣低落,離目標愈遠。因為他們自己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尚未開始就決定放棄。
2. 「弛者」:無法自律
無法自律的人,就叫做「弛」。可能發生在老闆、主管能力低落,無法管制部屬,使得部屬鬆懈、懈怠、擅自行動。此時,如果部屬自己不嚴格自我管理,勢必會想辦法使自己過得更輕鬆。
這不是說部屬都愛偷懶,會交差了事。而是會抱有一種「過去不都好好的,怎麼會發生事情?」的態度,這會使人容易輕忽細節,最後導致問題的發生。
3. 「陷者」:不知變通
要是將帥過於古板,士兵只能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就屬於陷的狀況。當人們侷限在既定的固有觀念裡,容易受到束縛,沒辦法盡情發揮想像力,自在的行動。
所以團隊成員如果抱持著,過去這樣做不也行得通,為什麼要改變的態度,自然會拖累其他想改變的團隊成員,並使得團隊跟不上外在變化,最後被淘汰。
4. 「崩者」:意氣用事
要是將帥意氣用事,底下的士兵將無所適從。放到團隊中也一樣,性情難以捉模,容易衝動行事的人,只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並很容易在事情與自己想像不一樣時,失去方寸,把事情搞砸。
5. 「亂者」:無法下達明確指示
想成為領導者,就得懂得承擔責任。什麼是承擔責任,就是評估風險,並在風險下進行決策。而有風險,就代表可能會失敗。反過來說,就是明知道這樣做可能失敗,但因為是對的,所以也勇於去做。
可是,多數主管卻總是照著自己的意思行動,不把風險控管當作一回事,就是不先擬定計畫 A、計畫 B、計畫 C。所以一旦事情不如預期,就會不知該如何是好,現在該做什麼,白白錯失改變的機會,導致失敗。
6. 「北者」:太過心急
現代商業世界,有的人認為事情先做再說,邊做邊修正,才跟得上市場的速度。但孫子卻抱持不同的意見,他認為「且戰且走」不能說無效,但因為準備不充分,遲早在某天會遇到瓶頸。而領導者必須對團隊負責,所以不要看到機會就盲目下手,而該在作戰前,先充分了解市場、訓練人才。
原文網址: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54812
出自《經理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