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 章节名: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1、游戏说
席勒所说的游戏,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玩耍嬉戏之类,也不是想入非非的懒散的幻想活动,而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 引自 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生命力的盈余
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想象借助于这种游戏,企图创造一个自由的形式,就最后一跃为审美的游戏了。”在审美游戏中,人只追求自由、享受自由。“对待现实性不关心,并对外观发生兴趣,这是人性的真正扩大,并且是走向文化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 引自 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缺陷:席勒:游戏=审美【即审美产生于它自身,难以成立】
2、生物本能
(1)达尔文:动物美感能力≈人的审美活动【雄鸟吸引雌鸟、燕子筑美观的巢】
(2)弗洛伊德:性本能——升华——审美与艺术活动【性本能在社会性压抑下的转化与升华】
缺陷:动物快感=人的美感;忽略了人的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3、巫术说
我们现在称之为艺术的形式,被作为一种巫术的工具用之于视觉或听觉的动物形象、人的形象以及自然形象(下雨或天晴)的再现,经常是用图画、偶像、假面和模仿性舞蹈来加以表现,这些都被称之为交感巫术。 引自 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艺术产生于巫术
缺陷:审美活动>艺术
4、劳动说
(1)劳动(功利目的)——发展——审美【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兽骨等装饰品:实用——审美】
(2)人本能地具有审美潜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特定的劳动——人具有某种特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
(3)人的审美能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缺陷:揭示了审美活动的物质前提,忽略了审美的内在机制
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向人的最高生存理想即自由,却不能完全等同。 引自 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82人阅读
CHE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二·(二)·Ⅱ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1、惊异 当人还处在主客不分的混沌蒙昧的状态时,不会产生惊异。只有当人开始挣脱自己与外物...
-
二·(二)·Ⅲ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1、客观 ·一般来说,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
-
二·(三)·Ⅰ审美发生理论
-
二·(三)·Ⅱ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提问:人类将自身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 1、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
-
三(一)Ⅰ審美形態的基本內涵
一、審美形態的性質 审美形态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审美...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