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1 好奇之旅
- 章节名:1 好奇之旅
- 页码:第29页
大约六万年前,人类的一小分支走出了非洲去探寻未知世界。他们离开了其他灵长目近亲,也离开了原先共同拥有的生态栖位(ecologicalniche)。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局限在他们的栖位上:大猩猩不会想要离开丛林到河边去扎营;马鲛鱼不会鲁莽地尝试能否在陆地上生活;树蛙不会离开它们赖以生存的树木。但是当人类离开了热带草原后,他们的居住地就占据了各类地方,从沿海、沙漠、森林,到高山、平原、冰冠,甚至到了外太空。他们在所有的地方都因地制宜地设计了庇护所,并想出了各种新的办法来应对环境,就如同回到了家。 是什么使得我们有如此强大的适应能力?简单来说,是文化——从他人身上学习、复制、模仿的能力以及懂得分享和改进的能力。当人类学会用口头语言及之后出现的文字来交流时,思想、知识和实践(比如如何做一个鱼钩、造一条船、制作一把长枪、唱一首歌、雕刻一个神像等)就能如同基因一般被复制和结合。但与基因不同的是,它的传递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文化使得人类从生理局限中解脱出来。进化论生物学家马克·佩格尔(MarkPagel)指出,当人类创造出文化之后,我们的基因和心灵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变。人类成为唯一能从先人所积累的知识中获得生存指导的物种,而不是仅从DNA上获得。 人类可以向同辈学习(横向学习),也可以向父母及长者学习(纵向学习),还可以向我们的祖先学习。这种不仅可以将知识相互传递还可以代代传承的能力,使得我们拥有了强大的适应力、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的知识不断地丰富,思想不断地更新。前人发明了车轮,使得我们能够发明汽车。就像佩格尔所说:“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才使得我们能够看3D电视,能够修建大教堂,而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数百万年来却只能在森林里不断重复地砸着坚果和石头。 引自 1 好奇之旅 ”模仿、复制、学习、分享和改进“过程是一个很好学习模式。现实生活中总是过于强调改进的结果,以至于我们总是跳跃而忽略前面的必要步骤。分享也是很有必要的过程
87人阅读
推理阅读雷馆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0页 引言
如果你任由自己变得毫无好奇心,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失去色彩,毫无趣味和快乐可言。你不太可能...
-
第11页 引言
对一切新奇事物的着迷称为“消遣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是探索性思维必不可少的级成部分。它可...
-
第29页 1 好奇之旅
-
第38页 02 好奇心是如何产生的
当一个小孩在做”指“这个动作时,就是启动了心理学家所谓的”共享式注意力“——让你去关注 ...
-
第118页 博学的重要性
对学习的三大常见误解 误解1:儿童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儿童依赖父母的时间比其他哺乳动物要长得...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