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全书
- 章节名:全书
- 页码:第1页
01
摘自《生命因诗而苏醒——新版序》
石门画室
前后有十年时间,住在桃园石门的乡下。在家屋对面,我还有间小平房作为画室,夜里,哄孩子入睡之后,我就会去画室工作...... 引自 全书 — J:拥有一间可以创作的书房,与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已有多年的憧憬,很快也将照进现实。
《七里香》是我的第一本诗集,初版于一九八一年七月。《无悔的青春》是第二本,初版于一九八三年二月,离现在都快有二十年了。中间偶尔会翻动一下,最多只是查一两首诗的写作日期,或者影印一些给别人当资料。这么多年来,除了为“东华”和“上海文艺”出选集的时候稍为认真地看一看之外,从来没像此刻这样逐字逐行逐页地重新检视,好想重新回到那已经过去了的时光,那些个曾经多么安静和芳香的夜晚,在灯下,从我笔端从我心中,一首又一首慢慢写出来的诗。 “这些诗一直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也由于它们,才能使我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连的感觉正交织地在我心中存在。岁月如一条曲折的闪着光的河流静静地流过,今夜为二十年前的我心折不已,而二十年后再回顾,想必也会为此刻的我而心折。” ——(初版)《七里香》第192页 果然是这样。 在接近二十年之后的此刻,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些诗,恍如面对生命里无法言传去又复返的召唤,是要用直觉去感知的一种存在,是很难形容的一种疼痛,微颤微寒而确实又微带甘美的战栗;而在这一切之间,我终于又重新碰触到那几乎已经隐而不见、却又从来不曾离开片刻的“初心”。 初心恒在,依旧素朴谦卑。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引自 全书 — J:翻阅从前的记事本,读自己从前所写文字时,也是这样的心情。尤喜欢这句,“初心恒在,依旧素朴谦卑”。
时光疾如飞矢,从我身边掠过,然而,在我的诗里,一切却都进行得极为缓慢。 这是因为,在写诗的时候,我一无所求。 我想,这是我的幸运。因为我从来不必以写诗作为自己的专业,因此而可以离企图心很远很远,不受鞭策,不赶进度,更没有诱惑,从而能够独来独往,享有那在创作上极为珍贵难得的完全的自由。 我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因为,四十年来,在绘画上,我可是无时无刻不在受那企图心的干扰,从来也没能真正挣脱过一次啊! 当然,距离企图心的远近,和创作的品质并不一定有关联。而且,无论是何等样的作品,完成之后,就只能留待时间和观赏者来做拣选,对作品本身保持永远的沉默,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权利和美德。 引自 全书 — J:想到F曾问,既然写作是你一直想做的事情,那这些年的工作,不是南辕北辙吗?我想,也是如这段文字同样的想法吧,工作于我,起初是为着基本的生活与社会追逐,“无时无刻不在受那企图心的干扰,从来也没能真正挣脱过一次”,而在写作的时候,“我一无所求”,没有任何的企图心,只为一种自我的安静与欢愉,只为自己曾来于这世间的一种记录与书写。
我的文字并没有那么好,是你们自身的感动给它增添了力量和光泽;我的世界原本与众人无涉,是你们诚挚的共鸣,让我得以进入如此宽广辽阔的人间。 我从来不知道,仅只是几本薄薄的诗集,竟然能得到如此温暖的回响。 这十几年来,在我个人的生命里,因着诗集的初版而得以与几百万的读者结缘,不能不说是一件奇遇。 有时候,在一些没有预知的角落,常会遇见前来向我致意的读者。在最初,我常常会闪躲,觉得不安。但是,慢慢地,经过多年以后,我终于领会了我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在心灵最幽微的地方,我们都拥有一颗素朴和谦卑的初心。 ——二零零零年的初始,写于淡水画室 引自 全书 — J:极为喜欢这种素朴谦卑,自己也是在阅读中,不断与好的写作者的相遇中,习得这样的品质。想到以前读星云大师文集、季羡林文集,也极其为他们同样的素朴与谦卑打动。
02
摘自序言《江河》(张晓风)
在半生的浪迹之后,由四川而香港而台湾而比利时,终于在石门乡村置下一幢独门独院,并在庭中养着羊齿植物和荷花的画室里。 引自 全书 — J:同样的人生之旅与安静向往。
那时候也不晓得怎么有那样大的勇气,自己抱着五十幅油画,赶火车到欧洲各城里去展览。不是整幅画带走,整幅画太大,需要雇火车来载,穷学生哪有这笔钱?她只好把木框拆下来,编好号,绑成一大扎,交火车托运。画布呢?她就自己抱着,到了会场,她再把条子钉成框子。有些男生可怜她一个女孩子没力气,想帮他钉,她还不肯,一径大叫:“不行,不行,你们弄不清楚,你们会把我的东西搞乱的!” 引自 全书 -
记得初见她的诗和画,本能的有点趑趄犹豫,因为一时决定不了要不要去喜欢。因为她提供的东西太美,美得太纯洁了一点,使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有点不敢置信。通常,在我们不幸的经验里,太美的东西如果不是虚假就是浮滥,但仅仅经过一小段的挣扎,我便开始喜欢她诗文中独特的那种清丽。 引自 全书 04
不再写流水账似的日记了 换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迹 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 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 引自 全书 1959.8.18 《成熟》
05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引自 全书 1980.10.4 《一棵开花的树》
06
请给我一个长长的夏季 给我一段无瑕的回忆 给我一颗温柔的心 给我一份洁白的恋情 - 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 所以 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 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 在奔驰的岁月里 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故事 引自 全书 1979.11.28 《祈祷词》
07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引自 全书 1976 《千年的愿望》
— J:想到电影《重回十七岁》、《重回二十岁》
08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 拂颈 拂裸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 月光衣我以华裳 林间有新绿似我青春模样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饮 可尽 可别离 引自 全书 1977 《山月》
09
在一个年轻的夜里 听过一首歌 清冽缠绵 如山风拂过百合 引自 全书 1979 《暮色》
10
《青春 之二》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炫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壑 满是浮云的天空 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引自 全书 1979.6
11
想你 和那一个 夏日的午后 想你从林深处缓缓走来 是我含笑的出水的莲 引自 全书 1978.9.15 《夏日午后》
12
我 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引自 全书 1979.8.21 《莲的心事》
13
《抉择》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年光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 那么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引自 全书 1979.10.29
14
《尘缘》
不能像 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 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乐啊忧伤啊 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 - 明知道总有一日 所有的悲欢都将离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 值得为她活了一次的记忆 引自 全书 1979.9.13
15
《悟》
那女子涉江采下芙蓉 也不过是昨日的事 而江上千载的白云 也不过 只留下了 几首佚名的诗 - 那么 我今天的经历 又有些什么不同 曾让我那样流泪的爱情 在回首时 也不过 恍如一梦 引自 全书 1980.2.17
16
《美丽的时刻 ——给H·P》
当夜如黑色锦缎般 铺展开来 而 轻柔的话语从耳旁 甜蜜地缠绕过来 在白昼时 曾那样冷酷的心 竟也慢慢地温暖起来 - 就是在这样一个 美丽的时刻 渴望 你能 拥我 入怀 引自 全书 1979.10.27
17
《新娘》
爱我 但是不要只因为 我今日是你的新娘 不要只因为这熏香的风 这五月欧洲的阳光 - 请爱我 因为我将与你为侣 共度人世的沧桑 -眷恋该如无边的海洋 一次有一次起伏的浪 在白发时重温那起帆的岛 将没有人能记得你的一切 像我能记得的那么多 那么好 - 爱我 趁年少 引自 全书 1979
18
《伴侣》
你是那疾驰的箭 我就是你翎庞的风声 你是那负伤的鹰 我就是抚慰你的月光 你是那昂然的松 我就是那缠绵的藤萝 愿 天 长 地 久 你永是我的伴侣 我是你生生世世 温柔的妻 引自 全书 1980.12
19
《他》
他给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让我自由地去来 我知道 我享有的 是一份深沉宽广的爱 - 在快乐的角落里 才能 从容地写诗 流泪 而日耀的园中 他将我栽成 一株 肆意生长的蔷薇 - 而我的幸福还不止如此 在他强壮温柔的护翼下 我知道 我很知道啊 我是一个 受纵容的女子 引自 全书 1980.3.1
20
摘自后记《一条河流的梦》
一直在被宠爱与被保护的环境里成长。父母辛苦地将战乱与流离都挡在门外,竭力设法给了我一段温暖的童年,是我能快乐地读书、画画、做一切爱做的事。甚至,在我的婚礼上,父亲也特地赶了来,亲自带我走过布鲁塞尔老教堂里那长长的红毯,把我交给我的夫君。而他也明白了我父亲的心,就把这个继续宠爱与保护我的责任给接下来了。 那是个五月天,教堂外花开得满树,他给了我一把又香又古雅的小苍兰,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引自 全书 — J:幸运且幸福,大概也是因着这些宠爱,才养成如此的纯洁美好吧。
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做它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我的心中。 所以,对于写诗这件事,我一直都不喜欢做些什么解释。只是觉得,如果一天过得很乱、很累之后,到了晚上,我就很像静静地坐下,写一些新的,或者翻一翻以前写过的,几张唱片,几张稿纸,就能度过一个很安适的夜晚。乡间的夜潮湿而又温暖,桂花和茉莉在廊下不分四季地开着,那样的时候,我也不会忘记。 如果说,从十四岁便开始正式进入艺术科系学习的绘画,是我终生投入的一种工作。那么,从十三岁起便在日记本上开始写的诗,就是我抽身的一种方法了。两者我都极爱。不过,对于前者,我一直是主动地去追求,热烈而严肃地去探寻更高更深的境界。对于后者,我却从来没有刻意地去做过什么努力,我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在灯下,在芳香的夜晚,等待它来到我的心中。 因此,这些诗一直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也由于它们,才能使我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连的感觉正交织地在我心中存在。岁月如一条曲折的闪着光的河流静静地流过,今夜为二十年前的我心折不已,而二十年后再回顾,想必也会为此刻的我而心折。 ——一九八一年六月于多雨的石门乡间 引自 全书 — J:同样。
21
摘自后记《席慕容的世界 ——一位蒙古女性的画与诗》(七等生)
艺术家可以贫困、可以受现实的奚落、可以放浪不羁、可以病和死亡,但其创作品却因蕴涵着华贵庄严、崇高的视野、秩序和永恒的道德理念而长存。 引自 全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