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引言-愿你活成你期待的样子
- 章节名:引言-愿你活成你期待的样子
- 页码:第5页
作者将自己收集来的不同人关于幸福的定义总结成了九种模式,然后引出了自己对幸福的定义:“通过努力,逐步活成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作者讲到这个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和“逐步”。
“自己”很好理解,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表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调查显示说幸福感和金钱、地位等无关。不过我觉得很值得思考的是作者的这一句——“我们不应该受环境的裹挟,而应该为父母、配偶、朋友或他人的期待而活”。作者后面提到的几个角色是在每个人生命的重要他人。很欣喜地看到作者没有一味强调幸福的主观性,而是将个体的幸福拉进了社会关系中。我们终其一生要做的是摆脱他人的评价,但不摆脱他人。如果我们的幸福不能让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更幸福,那么个体的幸福就至少失去了一半的意义。所以在追逐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拉起身边人的手一起。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个体期待和重要他人的期待有冲突时要怎么办呢?这一点作者没有提及,但这是非常现实的困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自己的幸福和增加他人幸福就都无从谈起了。方法倒是有的:要么平衡自己的心态,要么平衡你们之间的期待。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本书后续的内容能够给我一些启发。
“所期待的样子”也不难理解,在强调目标的重要。随波逐流是很难得到持久的幸福感的,除非我们是那种极容易满足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不知所求的时候,我们将会是非常迟钝的,事物好像无法刺激到我们,轻则觉得生活乏味,重则怀疑生命的意义。所以“所期待的样子”很重要,哪怕这个样子只是“吃冰淇淋买两个,吃一个、扔一个,不心疼”。
最后一点“逐步”是强调过程的意义。如果结果只来自于结果,那么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就受到了“环境的裹挟”了。因为“环境”才只会根据结果定义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小明那么有钱,他一定很幸福”、“小红老公好疼她哟,他一定很幸福”。我们的幸福是过程带来的,好的结果会为幸福加分,不那么好的结果也不会让幸福打折。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