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Perspiration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读过 尼采
- 页码:第1页
对于尼采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中学时期看到的“我就是太阳”这句话,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大学时期马哲课上又把尼采作为一个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而我们都应该是唯物主义才对。一直以来对尼采的印象都不是很好。 直到这两年读到木心先生的书,并非常喜欢木心先生这个人。而木心先生非常推崇尼采,而木心先生说过他是靠着尼采的思想而获得了自立的木心。而尼采的思想也支撑着他扛过了文革那段痛苦的时期。了解到这些以后,让我产生了一种好奇心,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思想能给人那么巨大的能量,坦然面对那样的痛苦。 由于之前没有读过纯哲学著作,害怕会看不懂,所以找来了周国平的《尼采》这本书,希望能够对尼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真正阅读尼采著作的时候不至于完全看不懂。 下面是对书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总结与摘录: 1. 人生的意义 人生,即是人的全部价值,人生的意义,即是人的最高问题。 按照尼采的理解,一个哲学家,就是一个为人生探寻和创造意义的人。 尼采最终发现,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生没有意义。这也是人生的悲剧性。 他为人生创造的意义就是:用生命力的蓬勃兴旺战胜人生的悲剧性质。 尼采的意思无非是: 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战胜生命的痛苦,而当你抗争之时,你就是在痛苦中也会感觉到、百倍强烈地感觉到生命的欢乐。这种抗争痛苦而生的欢乐,相当于生命本体的欢乐。 2. 尼采哲学体系 核心:酒神精神 衍生出:强力意志、超人、一切价值重估 尼采哲学的主要命题,包括强力意志、超人和一切价值的重估,事实上都脱胎于酒神精神: 强力意志是酒神精神的形而上学别名,超人的原型是酒神艺术家,而重估一切价值就是用贯穿着酒神精神的审美评价取代基督教的伦理评价。 3. 什么是酒神精神? 日神冲动:使人沉浸在事物外观的美之中,也可以说沉浸在梦之中,而忘掉可怕的真理。 酒神冲动:通过音乐和悲剧的陶醉,把人生的痛苦化为快乐。 这个永恒生成着的世界,它一会儿产生个体生命,一会儿又毁掉个体生命。产生、肯定和美化个体生命,这是自然界本身的日神冲动。毁灭和否定个体生命,这是自然界本身的酒神冲动。 由自然界本身的二元冲动,产生了人的两种基本的审美状态--梦与醉。"日神状态和酒神状态。 自然界要肯定个体生命,所以你不得不做梦。自然界要否定个体生命,所以你不得不滥醉。 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 人生审美化的必要性,正出自人生的悲剧性。 世界本身并无意义,它不断产生和毁灭个体生命的活动本身也并无意义,如果你要用真理或道德的眼光去探究它的意义,你只会失望,会对生命本身失去信心。可是,一旦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无意义的生成变化过程突然有了一种意义,那就是审美的意义。在尼采看来,舍此别无肯定存在的途径。"艺术的本质方面始终在于它使存在完成,它产生完美和充实,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存在的神化。 面对痛苦、险境和未知事物,精神愈加欢欣鼓舞,这样一种精神就是酒神精神。 用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吧,这样你就会肯定人生的全部,因为连最悲惨的人生宿命也具有一种悲剧的审美意义。把人生当作你的一次艺术创作的试验吧,这样你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垂头丧气了。你要站在你自己的生命之上,高屋建瓴地俯视你自己的生命,不把它看得太重要,这样你反而能真正地体验它,享受它,尽你所能地把它过得有意义。 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感。 正视痛苦,接受痛苦,靠痛苦增强生命力,又靠增强了的生命力战胜痛苦。 对于痛苦者的最好的安慰方法是让他知道,他的痛苦无法安慰,这样一种尊重可以促使他昂起头来。 生命力取决于所承受的痛苦的分量,生命力强盛的人正是在大痛苦袭来之时格外振作和欢快。 英雄气概就是敢于直接面对最高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 热爱人生的人纵然比别人感受到更多更强烈的痛苦,同时却也感受到更多更强烈的生命之欢乐。 与痛苦相对抗,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 4. 强力意志(酒神精神的形而上学别名) 强者还应当热爱战斗,在"生活的战争学校"里磨练。他没有可蔑视的仇敌,却有值得他骄傲的仇敌。他不畏挫折,未能杀死他的,使他变得更坚强。他很骄傲,而在骄傲受伤时,又生出比骄傲更强大的东西。他有力量夺取的,决不忍受别人给予。争优胜,能自制,爱战斗,富于进取精神,这就是求强力的意志所追求的人生。尼采所要求的是一种富于力感的人生: 有力感,才有生命感,才能充分感受和享受生命。 尼采提倡强力意志说原本要给生命一种意义,一种目的,使生命在力的追求中超越了自身,有新的创造。 然而,永恒轮回却断绝了超越和创造的可能性。 当尼采强调唯有肯定了永恒轮回之命运才算达到了最高的肯定时,他实际上是说,生命本无意义,人生的肯定者应当按照生命的本来面貌接受生命,把这无意义的生命原原本本地接受下来。 在你清醒地看到生命无意义的真相之后,你仍然不厌倦它,不否弃它,依然热爱它,祝福它,到了这一步,你方显出你的悲剧英雄的本色,达到了肯定人生的极限。这里面有一种悲壮的气概,但是不可否认,悲壮之后也隐藏着一种绝望的沮丧。 5. 超人(超人的原型是酒神艺术家) 人之为人就在于超越自己 人必须为自己的生活确立一个目的,赋予自己的生存以超生物学的意义,他才能像人那样地生活;当他的生存缺少一个目的、一种意义之时,他就感到自己只是动物。用自然的眼光看,这样的目的、意义是谎言,是人的自我欺骗。可是,就算是自我欺骗,却也有其并非虚幻的作用。幻想也能成为真实的动机,产生实在的效果。"由于在起源上,在独立性上,在目的上,人类异常地误解了自己,更由于据此误解而形成的需求,人类就自视过高,常常能做出较好的事,即所谓"超越自己"……" 人类的发展程度并非全部个人发展程度的平均值,而是体现在最优秀的个人身上。这样,优秀个人就成了社会发展的目的,而这些优秀个人又"在寻求达到一个比人更高的类",即把自己当作"超人"诞生的手段。 6. 一切价值重估(用贯穿着酒神精神的审美评价取代基督教的伦理评价) 道德无非是对于人的冲动和行为的一种评价和排位。"这种评价和排位始终是一个社团和人群的需要的表现;于他们最有利的也就是全体个人的最高价值尺度…… 伦理压制本能。科学理性削弱本能。教育麻痹本能。 基督教的教义仅仅是伦理,只想成为伦理 使人产生一种罪恶感,由这种罪恶感而形成一种懦弱顺从的奴隶性格。 而只要把生命本能视为罪恶,伦理就必然带有宗教性质。 基督教道德以"无我"、"利他"、"爱邻人"的说教为核心,要求人们逃避自我,憎恨自我,牺牲自我,否定自我,在他人之中生活,为他人而生活 肯定生命是酒神精神的核心,否定生命是基督教精神的核心。所以,"酒神和耶稣基督正相反对"。 一个真实的人,一种独特的个性,必有突出的优点和缺点,袒露在人们面前,并不加道德的虚饰,而这也就是他的道德。 尼采孜孜以求的始终是个人的独特和优异。他说:"我的道德应当如此: 夺去人的公共性格,使他成为独特的……做成别人理解不了的事。" 7. 成为自己 尼采式的个人主义,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他提出的这要求:"成为你自己!" 尼采一再指出,懒惰和怯懦是妨碍人们实现"自我"的大敌。 "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在人世上的机会只有一回;而且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机缘,把他像现在这个异常奇妙复杂的统一体那样重新凑合一次了。他知道这一点,然而总把它隐藏着,仿佛受着良心责备而要隐藏他的隐私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害怕邻人,他的邻人要求他遵守习俗的道德,同时也把自己包藏在习俗的道德里。 但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强迫他害怕邻人,定要他与众人取一致的思想行为,而不去寻求他自己的快乐呢?" 少数人是因为怯懦,多数人是因为懒惰。"许多人的懒惰比怯懦更甚。他们的最大恐惧在于,如果他们采取毫不妥协的正直和言语行为的坦白,他们就要担当不便和重负。" 自由存在于克服阻力的过程之中: 没有阻力,即没有自由;阻力越大,自由也越大;阻力一旦被克服,自由便结束,需要新的阻力以实现新的自由。 人类之所以是自由的动物,正是因为人类需要与最严酷的命运抗争才能生存和发展。在这里,自由也就是生命力的振奋与陶醉,恰与尼采的人生哲学是一脉相通的。 达到自由的证据是什么呢?就是"不再羞于自己"。 什么是自由?就是一个人有自我责任的意志。 每个人应当向自己负责。 每个有幸得到生命的人应该给生命以最好的报答 更严重的责任是从永恒轮回的角度提出来的: 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值得在无限的未来重复无数次。"你将再次并且无数次地意愿这样吗?"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