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
- 章节名:三段。
.....他必须暂停其他活动,一面写书一面在广告公司工作让他非常痛苦。于是,他决定放弃两份支付薪水的工作和固定的社交活动‘。对于一位有家庭的男人而言,这是非常大的赌注。
___
....如今马孔多已经成为了整个拉丁美洲的代名词(一个受历史力量摆布,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小镇)。他对拉丁美洲了解甚深。不过他也曾经在旧世界中生活,亲眼见证资本主义世界里的自由民主,及其与新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之间的差异。他也曾住在苏联历史劲敌国家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里,整个国家不但正在界定世界的未来。并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牵制和主宰拉丁美洲的命运——也就是美国。
___
总而言之,马尔克斯对东德的反应几乎完全是负面的。他对于自己在西柏林的时间有着混杂的情绪。 在那里,美国人以更强烈的热情除旧布新,这个寻常的努力只是让苏联的那一边看起来很糟糕。 第一次接触这个运作于社会主义范围内的巨大城市让我留下空虚的感觉....在粗野而精密的运作下,有些东西开始成形。却与欧洲完全相反。闪亮,无菌的城市,一切事物有着不幸的效果,看起来太新.......
西柏林是个巨大的资本主义宣传媒介。讽刺的是,这个宣传工具在他身上非常有效。包括他对东柏林的描述,在冷酷中带有摆脱幻想的清醒: “到了晚上,相对于西柏林一大片的彩色广告牌,东边只有红星的闪耀......斯大林大道很不幸的也只有巨大的粗俗感。他预测,五十或一百年后,柏林会再次庞大。“庞大的商业博览会建立在两个系统所提供的免费范例上。”鉴于东西方的政治竞争,他的结论是,柏林是个惊慌失措,无法预测,无法理解的人类空间。
nolix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诺奖后的连带效应。
... 可以理解拉丁美洲右派特别是古巴流亡者对这座诺奖始终保持着不予苟同的心态。这一点开始...
-
零散几段。
不同于《枯枝败叶》沉浸于怀旧之后.....而是通过一种奇妙的方式,由他心中的小男孩儿执笔,由...
-
三段。
-
“已经没有以前饿着肚子还能随时回应灵感的召唤”
"我已经无法再写如选集中的那些故事,我的“写实”阶段已经结束了。” 然而,如今他也将成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