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普鲁士的启蒙运动和康德的观点
- 章节名:普鲁士的启蒙运动和康德的观点
- 页码:第225页
诚言,弗里德里希很厉害会写深奥的哲学文章,不只是什么装模作样的书皮家。 一生都没有离开柯尼斯堡的康德老师说:“让我们在受过启蒙的弗里德里希老师指引下自由的思考,但是要记住服从哦。”他认为普鲁士人都是心灵上未成年人,不愿放弃这种“舒服和惬意”的状态,需要一个大家长的给他们自由思考庇佑....
普鲁士的启蒙运动有三大支柱,每个支柱都体现在了政治神话当中。首先是弗里德里希二世与法国启蒙主义者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与伏尔泰的联系。他经常在无忧宫宴请哲学家,把哲学和科学界的知名人士都吸收到皇家科学院来。弗里德里希大帝活跃于哲学家的圈子,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而且他还亲自著书立说,这些书具有深刻的学术内容,仍被后人研究学习。”在德国,像这样的国王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 第二大支柱是在柏林的犹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是摩西门德尔松( Moses Mendelssohn)。因为他既用希伯来文,也用德文发表作品,所以他的著作不仅在德意志的犹太人社团中,而且也在德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基督教读者圈中,都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恰恰是柏林成为德意志犹太启蒙运动的中心,主要原因在于柏林是德意志唯一不把犹太人圈禁在隔都里的国都。在这座城市里,形成了以亨利特·赫尔茨( Henriette Herz)和拉赫尔·列文( Rahel Levin)(瓦恩哈根, Varnhagen)等犹太妇女为代表的沙龙文化,这种文化在19世纪初发展成普鲁士知识文化的重要基础。“最后,第三大支柱是菜辛,尤其是以康德为代表的德意志启蒙运动。前者多次到过普鲁士,后者主要活跃于柯尼斯堡。 在《什么是启蒙运动》这部著作中,康德为普鲁士的这位君王树立了一座理性的丰碑,以此揭示了普鲁士的另一种矛盾心态康德不再认为国家及其检查制度阻碍了启蒙运动,而是提出著名的“未成年”说,即有些人总也无法成熟,责任在于自己“懒惰和胆怯,是造成许多人在心灵获得自由后……却愿一生都处于未成年状态的原因,也是其他人为何能轻而易举以其庇护人自居的原因。未成年是多么令人舒服和惬意。”他说,事实上不再需要启蒙,而只需要权利,“在各个方面公开地使用理性。但是现在,我从各方都听到有人在大喊:不要思考!军官说:不要思考,只要操练!财政官说:不要思考,只要付账!牧师说:不要思考,只要相信!(整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先生说:思考,你们想思考多少就思考多少,你们想思考什么就思考什么;但是要服从!)”。不难看出,这个“唯一的先生”就是弗里德里希二世。对所有可能漏看这一点的读者,康德在几页之后明确地指出,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启蒙的时代或者弗里德里希的世纪”。 康德把这位君王当作启蒙的工具,他提请人们思考,“只有那个自己本身得到启蒙,不怕自己的影子,同时又掌握着一支庞大而军纪严明的军队来保证治安的人”,即普鲁士的国王,才能够这样充分地给予公众以思考的自由,而共和政体对自由的限制要严厉得多。康德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强大有力的保护下”,将会产生和形成“自由思考的习气和职业”,并“最终影响统治的基本原则”。“这是对普鲁士最审慎的辩护了。读者只需要粗略地翻看康德这部启蒙著作的头几页,就可以把它与普鲁士及普鲁士神话区分开来。事实上,它不仅仅是德意志启蒙运动的基本著作,而且还是自由派的普鲁士神话的组成部分。 引自 普鲁士的启蒙运动和康德的观点
86人阅读
志遠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28页 海德格尔纳粹时期的思想
与施米特有所不同,海德格尔早在希特勒“掌权”之前很久,就是一个坚定的民族社会主义信徒,...
-
第177页 马丁路德在沃尔姆斯会议
路德在沃尔姆斯的辩论,也是与上述类似的情况。按照固定的说法,路德“在皇帝和帝国面前”声...
-
第225页 普鲁士的启蒙运动和康德的观点
-
第318页 路德,瓦尔腾贝格学生,纳粹的焚书
路德焚书 的这次焚书,是在重演1520年12月10日路德与一些学生和教授共同进行的一场活动。当时...
-
第323页 魏玛神话
在魏玛提出的文化纲领,把经济和政治生活列为人类活动的低级形式,相反却宣布,只有实现文化...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