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我读一本小说同时有读了一本大书
- 章节名:我读一本小说同时有读了一本大书
- 页码:第12页
这本《一指流砂》是我第一次接触沈从文老师,我今天只是简单地阅读了第一章。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章中我却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与大师的区别,这一章并没有讲什么“大事”。开篇淡淡地几句交代清楚了家庭背景和人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描写沈从文先生小时候逃离私塾的经历,去野外、山间、闹市中。我想“逃课”这件事对于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而谈到感觉,说实话我的第一次逃课除了逃避时的紧张之外,就剩下“东窗事发”的后怕。而从沈老师的这篇文章中,我们虽能看到沈老师应对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小聪明外”更多的是他在路上、山间、田野的所见所闻。没有丝毫的呆板,只有那个漫步在山间的少年与那份对未知的渴求。文中的那个小孩,渴望着一切学堂内无法获取的知识。在闹市中他所看见的一切都用朴实的文笔一一的记述了下来,他在雨中漫步、在河边看人打捞财物、在桥头观人网鱼、在山地田塍上捕捉蟋蟀、在木匠师傅处将捉到的蟋蟀输给师傅后微笑着回家。在家中空房里思过,吃着姐姐偷送来的食物慢慢的睡着,做着稀奇古怪的梦……这一切都好似我们的年少,当然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埋藏在少年心中的疑问疑问与解决疑问的方法。最后的一点描写的便是,一个“野孩子”如何在外面不受“欺负”和自己少年时期最佩服、最喜欢、最能干的表哥。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我却能从这段朴实文字中学会了一些对我有用的东西,下面分享给大家。
这篇文章我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便看完了,从整体情节来看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所谓的“大事”全篇都是些从一个少年的角度出发讲述一个调皮少年的故事。情节波澜不惊却不会让人感到乏味,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并没有生疏感。通篇全是平铺直叙,转折处不着一丝痕迹。很自然,感觉故事就应该这样发展。结构流畅,没有任何突兀之处。 整篇文章没有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除了少许几处以外。成语与典故更是一处不见,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很自然的将想表达的一切都表达的很清楚。情感的宣泄也如同涓涓的流水自然的流出,不用特意的引导。好似一场春雨,绵绵侵透而不着一丝痕迹。 当然,从中我也学会了很多,总结一下留下两条以共参考。 ①: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乎你使用了多少修辞、典故、成语,有时候仅仅简单的书写便是一种恒久的美丽。 ②:文章如水,时而奔腾;时而沉静;就如感情的宣泄,可以如细水般润入你我心底,也可以呈汪洋状肆虐我们的的心房。
北辰梵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2页 我读一本小说同时有读了一本大书
-
第23页 萧萧
《萧萧》是沈从文先生在1930年发布的一篇短篇小说,文章的内容很简单:描述了乡下一个童养媳...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