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周本纪第四
- 章节名:周本纪第四
- 页码:第119页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 文 武 之道缺,乃命伯 冏 申诫太仆国之政,作 命。复宁。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燿德不观兵。夫兵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 载 戢(ji 收藏)干戈,载 韬(将弓装入弓袋)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之务利而辟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 以服事虞,夏。 ’” 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犬戎树敦,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引自 周本纪第四 允: 1.答应,认可:~许。~诺。不~。2.公平得当:~当。公~。3.信,实:~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让)
观兵:显示兵力。《左传·宣公十二年》:“观兵以威诸侯。”《史记·周本纪》:“﹝ 武王 ﹞东观兵,至于 盟津。”三国 魏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诗:“观兵临 江 水,水流何汤汤。”明 宋濂《卢龙清隐记》:“不以清为清,不以名为名,是则无所不名。可以治国,可以观兵,可以脩身,可以延龄。”
不享,第一层意思是诸侯不来朝,出自《书·洛诰》,第二层意思是指不来朝者,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周穆王要去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可,先前圣明的君主只彰显美德而不炫耀武力。兵力聚集储存起来,到一定时候才动用,一动用就要显出威势使人畏惧;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了就不能使人畏惧。 所以周公作的诗中说:‘将兵器好好收藏,将弓箭藏在皮囊;我们君王寻求美好的德行,施予这华夏之邦。相信我们的君王一定能保持天命久长。’先王对于百姓,努力端正他们的德行,使他们的性情更加宽厚;扩大他们的财源,改进他们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礼法陶冶他们,使他们专力于求利而避害,感恩戴德而又畏惧刑威,所以保证了周王室的世代相承,并且日益光大。
现在,自从大毕、伯士归服后,犬戎国新即位的君主都是按照职守、带着贡品前来朝见天子的。而您却说:‘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讨他,’并向他们炫耀武力,这不是废弃先王的教诲,破坏朝见天子的‘终王’之礼吗?我听说那犬戎国君树立了淳厚的风尚,能够遵循他们先辈的德行,遵守着朝见之礼,也始终如一地守卫着国家,他们必定会做好防御我们进攻的准备的。”
穆王不听祭公之言,执意去征战犬戎,结果,仅得到了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以后,边远的戎狄等族,就再也不来朝见
john simt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17页 周本纪第四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
-
第118页 周本纪第四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
-
第119页 周本纪第四
-
第122页 周本纪第四
诸侯有不睦者,甫候言于王,作修刑辟(刑法;刑律。)。王曰:“吁,来!” 有国有土,告汝祥...
-
第124页 周本纪第四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yī hù)立。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