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第九章 取势:把握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 章节名:第九章 取势:把握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 页码:第235页
复杂思维调控系统演化总结出下面的过程。 第一、内部连接——部件与整体的连接。复杂思维首先要考察一个系统的网络结构,经常鸟瞰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进行网络结构分析。系统演化是行为与结构共同演化的结果,所以只注意各个子系统的行为发展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系统内个体与个体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如何连接。 第二,培训自组织。系统领导者要以授权与赋能的方式建立自组织的演化的体系,因为自组织是系统自我创新、自我适应的动力来源。 第三,内部自组织或部分组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内部自组织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自我发展,这是创新的来源。所以只要开放,才能带来创新,内部组件与外部环境有多大面积的接触,决定了内部有多少创新机会。有了创新,才会带来变革。 第四,局部、边缘的创新与创新扩散——创新与自我改变常常来自边缘的、小的组织,一个系统的核心部位会比较保守,以维持系统稳定。较中心、大的自组织往往受到系统内部力量的巨大影响,以及对过去的成功模式有所依赖,别立刻将其扼杀,“让子弹飞一会儿”,可以测出这个创新的价值,提供创新扩散的机会。 第五,构建良好的网络结构——强健的网络结构有利于创新扩散。 第六,小过程撬动大转变。什么是“放大器”?小小的创新为什么最后能变成大的风暴?一个边缘创新在开始时常常只在其周围传播,到了一个引爆点,才突然传到主流人群中,引发广泛影响。引爆点是什么?它在系统复杂网中处于什么位置?传播的过程是什么?它们扩大边缘创新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复杂思维要分析的。 第七,观察势。不同力量的变化在系统外部与内部不断相互激荡。在众多的边缘创新中哪些成势了?它们如何因应外在变化?如何牵引系统的改变?它们既受现有网络结构对其传播的限制,也会塑造新的关系、圈子以及子系统,使系统网络动态变化。 第八,正负反馈。势的动态平衡,意味着各股势力之间会相生且相互竞争,各类创新之间、创新与反创新的势力之间都会相互拉扯,有进有退,从而反馈给系统。一股强大的势力,常常引起另一股势力反扑。系统领导者要找到其平衡点,调控其动态发展,如果平衡不当,不是造成系统死寂,就是导致系统崩溃。 第九,转折点在哪里?如果两股力量相生相克,只有掌握动态变化中的转折点,并有效调控,才不会激化两股力量的对立,避免分裂、内耗与崩溃。当然,也不应让左右摇摆幅度太大,否则系统会更加不稳定。 第十,观察常态还是非常态。在系统的常态发展中,系统领导者要以四两拨千斤的调控艺术动态平衡各股势力,不要折腾,避免对立,也不要扼杀自组织、消灭多元连接,进而扼杀创新,导致系统死寂。但是当一个旧系统已完全不能因应外在环境的变化时,系统领导者就要用创新性破坏的思维,有定见、有魄力,加强支持创新的力量,破坏旧的势力,顺势一推,将系统推入新的生命循环和网络结构中。顺利地演化往往给系统成员带来较小的痛苦,比系统的全面破坏和再建阻力小、见效快、折腾少。 引自 第九章 取势:把握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65人阅读
tonight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48页 第六章 自治理:在系统中发挥自组织的功能
如何产生有序的创新力量 一、放权 放权可以释放一个系统内部的活力,这是显而易见的效果。 二...
-
第229页 第九章 取势:把握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在创业浪潮中,成功各有原因,失败也有规律可循。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为减少失败的概率应...
-
第235页 第九章 取势:把握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