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页
- 页码:第1250页
第4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第十六章 商品经营资本 1. 商品经营资本,不外是不断在市场上,不断在变形过程中,不断在流通范围内的流通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 2. 商人的操作,不外是促进商品资本在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内的机能。 3. 就商人说,表现为G-W-G`,表现为同一商品的买和卖,从而, 表现为货币的归流。 4. 分工的结果是专门用来做买卖的资本是更小了。商人专门从事这种职业的结果不仅使生产者可以提早把他的商品转化为货币,并使他的商品资本得以较大的速度通过它的变形。 5. 商人资本在仅经营一种商品的限度内,它的周转,不是受限制于一个产业资本的周转,且受限制于同生产范围内一切产业资本的周转。但同一商人资本的周转,还能促成不同诸生产部门的诸资本的周转。 6. 商人垫支的货币资本的流通速度,取决于以下二事:生产过程更新,不同诸生产过程相互连接的速度;消费的速度。 7. 商人资本不直接创造任何价值。但在它帮助着把流通时间缩短的限度内能间接地帮助着使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增加,促进产业资本的生产力及蓄积,提高利润率。 第十七章 商业利润 8. 商人的售卖价格所以会在其购买价格之上,不是因为他的售卖价格,在其总价值之上,却是因为他的购买价格,在其总价值之下。 9. 商人资本虽不参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但会参加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率均衡化的过程。商人资本占有这个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却是因为其中一部分,会由产业资本转移到商人资本上来。 10. 商人的利润量是定于他在这个过程内所能使用的资本量,越是多,他的业务员的无给劳动将越是大。 11. 资本在生产范围内越是集中,它在流通范围内将会依同比例越是分散。 12. 在商业上,同一种机能,无论其规模大小,往往只费同样多的劳动时间。 13. 商业劳动,不过是使资本当作商人资本用,促成商品货币化和货币商品化所必要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的。 14. 劳动者的熟练,将由运用而自行发展,并且,分工越是精密,其发展也会越是迅速。 15. 国民教育的普及,增加了这种劳动力的供给,并增进他们中间的竞争。除少数例外,这种人的劳动力,会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中,变为更不值钱。他们的劳动能力增进了,但他们的工资却下落。这种劳动的增加,常常是剩余价值增加的结果,决不是它的原因。 第十八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16. 再生产过程既有一种惊人的伸缩性,能不断把各种所遇到的限制突破,它在生产上就会不觉得有任何的限制,或只觉得有伸缩自如的一种限制。 17. 恐慌的现象,不是首先表露也不是首先爆发在零售业上。零售业是处理直接的消费的。这种现象,乃首先发生在大商业和银行业的范围。以社会的货币资本委归巨大商人利用的就是银行业。 18. 商业利润是一个附加在资本上面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与价格相独立的;第二项(投机)却以资本价值的变动或价格的变动为基础。 19. 就商人资本而言,利润率是一个已定量。取决于总商业资本对垫支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上的资本总额的分量比例。 20. 商人的利润,不是由他所周转的商品资本量决定,乃由他垫支(为促成这种周转而垫支)的货币资本量决定。 21. 竞争至多只能使利润率归到一个水准,但其中绝对不包含什么要素,可以决定这个水平的本身。 第十九章 货币经营资本 22. 这种货币收付的纯技术工作,会自成一种劳动,而在货币当作支付手段用的限度内,使结算的工作,成为必要的。 23. 兑换和生金银商业,是货币经营业的原始形态,那是由货币的二重机能——当作国家铸币和当作世界货币——发生的。 24. 货币经营业,在起纯粹形态上,是与信用制度相分离的。这样的货币经营业,只和商品流通的某一阶段的技术有关系;那就是,和货币流通及由此发生的种种货币机能有关。 第二十章 商人资本的史的考察 25. 但在一切前期的生产方法下,生产越是直接为生产者自己生产生活资料,商人资本就越表现为资本的最主要的机能。 26. 商人资本在资本支配生产前许久就表现为资本的历史形态原因:1.因为它是货币财产积累的先决条件;2.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前提是为商业的生产,是大规模的不以少数顾客为对象的贩卖,是那种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购买的商人。这种商人会把许多人的购买行为,积累或为他一个人的购买行为。从别方面说,商人资本的发展,又使生产益益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使生产物益益转化为商品。 27. 商人资本的独立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速度,成反比例。 28. 贩运业的独占权,从而贩运业本身,会随它两方面榨取的民族的经济发展,而消灭。这种民族经济状态的落后,就是这种贸易的存在基础。这个事实,不过在一种特殊形态上,表示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的进步中,已隶属在产业资本之下。 29. 商人利润,乃是让渡利润。贱买贵卖,是商业的法则。商业的法则,不是等价物的交换。 30. 商业会使生产益益从属于交换价值;因为它会使享乐品和生活品,益益依存于售卖,而不依存于生产物之直接使用。它不复仅仅把握生产的余额,且渐渐蚕食生产的自身,使全生产部门依存于它。不过,这种分解作用,也有一大部分,依存于共生产共同体的性质。 31. 在古代世界,商业的影响和商人资本的发展,结果往往是奴隶经济;或因其始点是这样的,所以结果不过使一个家长式的以生产直接生活资料为目标的奴隶制度,转化以为生产剩余价值为目标的奴隶制度。这种结果,不是以商业资本的发展为条件,而是用全然不同的别种事情作条件的。 32. 三种转移:一是商人直接变为产业家,奢侈品工业尤其是这样;而是商人把小老板变为居间人,或直接向自生产者;三是产业家变为商人。 引自第1250页 1. 提出G-W-G这一商人资本周转模式,与W-G-W相对应。商人的操作推动了商品在流通和再生产过程的机能,加速周转速度从而推动剩余价值的蓄积但并不直接生产任何价值。
2. 商人的利润源于购买价格在其总价值之下。产业资本整个利润会转移部分到商人资本上,有着均衡化的过程。商人的利润量取决于投入(垫支)的资本量。
3. 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增进了劳动力,但工资却因此下落。当整体的量都往上涨时,个体维持原本相对量的成本就提高了。
4. 商人资本是货币财产积累的先决条件,因为二物交换间必然有一个流通过程,而商人资本的发展又逐渐使生产变成以交换价值为目的,而非其本来的使用价值,便是成为商品了。使生产物益益依存于售卖,使生产部门益益依存商业部门。
5.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速度越缓慢,商人资本的独占权越强。
6. 商业的法则是贱买贵卖,从一开始就不是等价物的交换。
7. 发展的进程不过是将以生活资料为目标的强权奴隶制转化为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标的奴隶制。
6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