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zhyh
读过 社会分层十讲(第二版)
- 章节名:第一讲
#早起读书现学现卖#社会分层十讲-第一讲 2018/5/28 23:05
三点笔记
1. 首先,在这方面,最不具价值倾向、取向的术语是差别、差异,而“分化”(division)则指差别、差异的形成过程,最初也不具有价值倾向、取向。
2. 但是,也有些人在使用“平等”、“不平等”概念时,不是在完全客观的意义上讲的,而是加上了主观评价。
3. 当我们试图表述纯粹客观上的差异现象时,应尽量使用“均等”或“不均等”(“平均”、“不平均”)概念;而当我们想表现主观上对一种差异现象的评价时,应尽量使用明确的主观评价术语,比如不公正、不合理等等。
4. 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频繁使用“公平或不公平”、“平等或不平等”这样的概念,而有的时候,一些人没有辨析清楚要表述的真实含义,所以,仅就词汇本身已经造成很大的思想混乱。
5. 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公平的”或“平等的”与“均等的”是同义语,这样,讨论就进入了误区。
6. 最典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就是“阶级结构”,它是指各阶级群体因为经济地位、经济资源占有不同而形成的地位差异结构。当然,阶级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7. 分类也有千千万万种。但在所有这些分类中,分层研究的问题是非常本质的问题,分层首先关注的是人们社会地位高下的不同。什么造成社会地位高低不同呢?最为核心的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所以,社会分层研究的是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特别是经济利益的差异,这涉及对社会群体分类的最根本问题。
三点感想
1. 术语的使用要精准才能更好的分析事物,但术语的意义要有共同的约定。
2. 日常使用的平等概念是有主观价值在内的。
3. 均等和不公正、不公平的提出,概念术语上的隔离有效的帮助我们分清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4. 中国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滥用词语已经到了影响正常思维和交流的地步。
5. 潜意识中,高尚的词语总是显露出其自身的利益。
6. 阶级结构这个马克思关心的事物又出现了,阶级是群体因为经济地位、经济资源占有不同而形成的地位差异结构。当然社会学有自己的划分方法。
7. 社会的核心的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但这里的经济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