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章节名:第七章
#早起读书现学现卖#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第七章 k 51%
三点笔记
1. “洞穴寓言”常常被借用来比喻现代大众媒体的影响——大众媒体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微观影响,而是通过制造信息环境,影响我们关于世界的想象。
2. 而且这一研究结论似乎也间接地证明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
3. 这段话提到的新闻媒体不能告诉人们“怎么想”(what to think),但却能够告诉人们“想什么”(what to think about),这后来成为议程设置最简明的表述。
4. 议程设置过程(agenda setting process)是事件的推动者们为了获得媒介工作者、公众和政治精英而不断进行的竞争。
5. 其次,人们在判断时,一般不会经过全面的分析,而是更喜欢试探式(heuristic)分析——比如直觉和常识。试探式分析的一种形式就是依据最容易得到(accessible)的信息做出判断。大众传媒恰好是现代社会中公众最容易获得的信息资源。
6. 但韦弗等人认为,铺垫效果与议程设置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议程设置关注问题排序从媒体到公众的传递(想什么),而铺垫效果更关注的是议程设置的后果(consequence),个人意见的形成过程(如何想)。
7. 议程设置的第一层传递的是对象的显著性(salience of objects),第二层传递的是属性的显著性(salience of attributes),因此,麦库姆斯也将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称为“属性议程的设置”。
8. 因此可以认为属性的取舍、强调、排列也是框架的一种,但是框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属性的设置更加丰富。框架除了表现在具体细节之外,还是一种格式塔(整体的感觉),比如甘耐姆所说的感情属性、风格、语气等。
三点感想
1. “洞穴寓言”的应用真是广泛,没有大众传媒的时候其实大家眼中的世界也是虚幻的,不过现在的虚幻世界带了减钱损脑的debuff。
2. “媒介即讯息”这又是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形式本身在产生“效果”或影响,而不是信息影响了我们之后起作用。
3. 议程设置最简明的表述就是给听众们布置作业。
4. 议程设置过程是不同的幕后操纵人的竞争。
5. 快思维的过程中,需要的就是靠粗略的信息做判断,而这些信息就是大众媒体提供的。
6. 铺垫效果与议程设置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一个看输出一个看输入。
7. 麦库姆斯提出的第二层议程设置关注是信息的不同属性。
8.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格式塔(整体的感觉)是最适合粗略思维和判断的形式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