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第一章
- 章节名:第一章
- 页码:第7页
从五星级到百万星级
作者 鲁迪 · 格拉茨
翻译:孙睿 钟晓晴 蔡玉娇
2015 年ELSP 出版社出版
海花图书首创
CPI Anthony Rowe印刷
Chippenham, Wiltshire
ISBN 978-1906641-86-3
@2015 鲁迪 · 格拉茨
献给索尼娅 我完美的旅行伙伴
感谢她在20万英里的旅程中对我的理解和照顾
目录
简介
我们的旅行 1984 - 1992年
世界屋脊
旅行的种子
回到乐卡车上
完美的伙伴
梅赛德斯、毛利人和迷之奇迹
这是我们的车
攀爬每一座山峰
遥远而狂野的东方
东方最终回
就像迷雾中的大猩猩
简介
人们常说我应该把这些经历以书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应该告诉大家我同爱人索尼娅旅行的最初动力是什么,我们在几近六年非比寻常的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及经历,我对当今梦想着同样经历的人们有什么忠告。众望所归,二十五年之后,这本期待中的书终于问世了。
二十五年多以前,我和妻子放弃了房子、工作、家庭和朋友,毅然的踏上了通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陆上探险。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而轻易做出的决定。这是个权衡下的选择,在有限的时间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实现长期的梦想。那次旅行仅仅是我们环球旅行的开始,从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中国到喀麦隆,法国到法属波里尼西亚,以及墨西哥到马里。我们有幸的发现最各样也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地域、朋友、景色以及沿途的生息。仅凭这一点,我愿将旅行推荐给每一个人 - 它是一种丰富生活的经历,而这种经历是在书本或电视
上无法得到的。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旅行指南,也不是我们经历的完整选集。多年里许多记忆都已消失,我无法精确的描述出每一场邂逅,每一个人,每一种感受和每一次恐惧。这本书仅是对我们去过哪里,做过什么的记录;对最好也最坏的记忆的纪实描述;对我们做出旅行决定的解释;更是对激励我们沿途追求诸多精彩经历的合理论证。
在读者们进入第一章的阅读之前,我必须要敬献我由衷的感谢。感谢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位同我们建立友情并给予陪伴的人们,感谢每一位对我们无论多少以善相待的人们,感谢每一位给我们提供建议、智慧、慰借、救助和住所的人们。流去的时光让我无法记起许多人的名字,对此我深表歉意。抱歉了朋友们,莫相忘! 可以说没有你们每一个人的帮助,我们无法走到最后。
我要感谢我的女儿,卡伦。她不得不快快长大,因为爸爸和妈妈突然消失在了去加德满都的卡车上。或许这本书可以解释我们当时及接下来六年里的所思。
最后,我要感谢妻子索尼娅,我完美的旅行伙伴。没有几个人比我在选择人生伴侣方面更加幸运了。她对我的支持从未动摇,她的热情从未减弱,她的耐力从未削损,她的耐心从未缩减。即便在我极端行为和活动的面前,她也始终如一。没有她就没有整个旅行。
鲁迪 · 格拉茨
2015
我们的旅行1984 – 1992
1984 一生一次的旅行 第一集
美洲,美洲中部和加勒比
1985 一生一次的旅行 第二集
美国,斐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1986 一生一次的旅行 第三集
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和泰国
一生一次的旅行 第四集
伊丽莎白女皇二世与协和式飞机
1987 一生一次的旅行第五集: 南美洲
1987.8 - 1987.10 爱走客尼泊尔探险
1987.11 尼泊尔背包游
1987.12 - 1988.3 印度背包游
1988.4 - 1988.8 欧洲和斯堪的纳维亚游
1988.9 - 1989.2 爱走客非洲探险
1989.3 - 1989.5 南非和纳米比亚背包游
1989.6 - 1989.8 欧洲游
1989.9 - 1990.3 新西兰游
1990.4 新克里多尼亚和瓦努阿图背包游
1990.5 - 1991.1 澳大利亚游
1991.2 台湾背包游
1991.3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背包游
1991.4 - 1991.5 日本韩国背包游
1991.6 - 1991.10 美国加拿大游
1991.11 - 1992.1 美洲中部游
1992.2 - 1992.3 马拉西亚背包游
1992.4 - 1992.6 巴布亚新几内亚背包游
1992.7 印度尼西亚背包游
1992.8 - 1992.9 爱走客中国探险 中国及香港背包游
1992.10 - 1992.12 越南 柬埔寨 老挝背包游
第一章
世界屋脊
—————————————————————————————————————
从泽西岛乘卡车到加德满都 - 八七年八月至十一月
原来驶入加德满都时道路两旁的人群并不是为欢迎我们而来。尼泊尔皇室也恰巧在同一时间到达传说中的喜马拉雅城,拥护者们出动向国王致敬。尽管不是欢迎我们,当地人的欢呼总归是好事。况且经过了四个月的陆上波折来到香格里拉,这些欢迎我们受之无愧。过去的十六个星期里,我们穿越了土耳其、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最后到了尼泊尔,每一次游览、经历和努力都可谓不同凡响。那天是一个冰冷的十一月的清晨,在加德满都尘土飞扬的街道上,旅行到了终点。随着欢呼声的离去,问题来了:接下来去哪里呢?
这次特殊的旅行始于十六个星期前英国南岸的多佛港。那里距加德满都直线距离为四千英里。尽管回望尼泊尔群山,多佛港仿若隔世。实际上,对我和索尼娅来说,旅行真正开始于出发前几个月的一个谨小慎微的决定 - 放弃所谓的正常生活,实现长期以来的旅行梦想。世界各处的神奇景观从记忆之初便吸引着我。加入爱走客旅行社的加德满都陆上探险,多佛港最终成为了我探索的始发地。1987年的夏天我们的第一次探险由此开始。我说服了妻子索尼娅和我一起,只是我们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意识到正是这次旅行拉开了我们旅行奥德赛的序幕。此后将近六年的时间里我们走遍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每一个洲,游览了50多个国家。
1987年的夏天,我步入了四十七岁的重要之年,妻子索尼娅四十二岁,稍稍比我年轻。可以想象还不到二十岁的旅行队友们看我们的眼光里带着鄙视的怀疑。我们甚至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这两位带着新买的旅行背包和用具的“老皱皮”在我们探险队里做什么?他们该不会妨碍我们前行吧?探险旅行的组织方倒是设有不超过45岁的年龄要求,但对队友们来说,我们看起来绝对接近甚至已经超过了这个里程碑似的界限。不过,年轻的队友们并不动声色,至少我们是没有听到。他们不温不火的同我们打招呼,甚至有些怜悯似的帮我们把行李搬上了车。一路上我们时刻相伴,别无它选了。
当皎洁的白崖消失在夜幕中时,二十一名旅客与两位探险领队的关系开始活跃起来。这或许得益于从出发地到比利时的渡海过程中,个人的空间十分有限,我们不得不一起睡在渡轮的地板上。躺在黑暗中,每个人都开始思考这个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决定。
光面的宣传册承诺给每个人的是探险机会。爱走客终究还是和标准度假套餐、 旅行团和豪华游不同,它们仅提供路上旅行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导游、看门、旅行代表、招待员或是厨师一路上照顾我们。面前的是十六个星期的野营、烹饪、洗衣服、讨价还价以及出现故障时跳下车推车前行。这样辛苦的回报是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以完全不同的视角体验各国家、文化和人群。爱走客
陆上游没有任何的筹划或限制,有的仅是最淳朴的旅程经历 -载着旅行者体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最奇异、神奇甚至是有些危险的地方。这也正是吸引我们之处。这次旅行是一次探险。在卡车上经过了折磨的一晚,下车再次踩上欧洲的土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接下来的事情有多冒险。
路上最初的几天并没使我们准备好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欧洲转瞬消失在了快速又平缓的公路两旁。傍晚,迎接我们的是有组织的露营地,以及周边的小商店、洗浴和游泳池。这同即将发生的一切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了解旅行队友的绝好机会,他们中很多人尽管年轻,却是这类旅行的常客。这群人中有的是英国大学的毕业生,利用空挡年出来轻松一下或是以此为借口推迟不可避免的找工作。还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宠物医生,一个漂亮的印度女医生,一个叫米克的爱尔兰人,一个会说土耳其语的美国年轻人,一个瑞典人,我们亲切的称他为“宝贝”,因为他觉总是贪睡,还有两个意大利人和几个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接下来的十六周中,他们的面孔、声音和习惯对我和索尼娅来说会是那么的熟悉,我们的种种对他们来说想必也是如此。我们这个临时组建的家庭齐心协力,穿越了比利时和德国一直向南,经过了克隆、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最终在萨尔茨堡附近进入了奥地利。南行,我们经过了我的家乡菲拉赫并跨过边境进入了当时还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南斯拉夫。时至今日南斯拉夫已被一系列小型的独立国家所取代。又经过了一天多的车程,我们进入了希腊。乐卡车和乘客们在地中海的海边停了下来。
乐卡车是我们对这个卓越的探险座驾的昵称,整个旅行中它既是我们的交通工具又是储藏室,更是我们离家以外的大本营。乐卡车曾是贝德福德军用货车,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早期英国军队千中选一的制造。四轮七吨高地隙的大猛兽,在它的军旅生涯结束后被爱走客旅行社购入,改装成了一辆完美的陆上游旅行车。与我们熟悉的旅行车截然不同,乐卡车是为持久和实用而建,而非舒适。车上没有暖气或空调,一块巨大的帆布遮住它的顶端和四周,四周的帆布可根据气候条件升降。车上可承载21位探险队员及两位领队。我们之后才发现,这两位领队的绝佳技能之一正是关于贝德福得引擎和机械系统的知识。总要有人来保证我们的探险队可以一直走下去吧!
乐卡车里有一共包括驾驶间在内的三排座位,一排自然是为司机准备,另两排衬垫长坐位于司机身后的两边。斜在驾驶间和两排长坐之间的是两百升的水箱,水箱上面是一个储藏箱,储藏箱上面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坐五个人。这些座位俯视绑着我们帐篷的驾驶间顶。帐篷中有12个双人屋脊帐篷和几个为单身旅行者准备的小帐篷。
更多的储存空间被巧妙的藏在乐卡车的下面。有个橱柜,里面装着每个人的搪瓷盘子和水杯、餐具、烹饪锅、平底锅和煮饭工具。还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为每一位旅行者准备的可折叠帆布凳子和停车时就餐的桌子。再往下是包括两个备用车轮在内的必要的车辆更换零件。卡车后部的里面是挂在座位上方的大网,用于装大件东西,比如防水衣、背包、睡袋和防潮布。
在有限的空间里有如此多的东西需要携带,为每个人设定限带标准也是理所应当。车后长坐下面有23个独立的锁柜,每个锁柜仅有60厘米高、45厘米宽、30厘米深而已 - 不到三分之一平方米的空间里要装下十六个星期里所有的个人所需品!每个人在出发前都得到了组织方关于携带物品的明确要求,所有个人物品必须必须要塞到这个小空间里。
除了睡袋、垫子、照相机、小收音机和太阳镜以外,我们的行李清单上还有:一件防水衣、一个正式西装夹克和一条连衣裙、两件女士衬衣和两件T恤衫、两件男士衬衫(其中一件正式的带领带)、两件套头衫、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连衣裙、一条短裤、三套内衣和三双袜子。我们还带了一双凉鞋、一双运动鞋和一双正式场合的鞋子。毛巾、帽子、手套和围巾也需要,而且后两件因考虑到惯常的寒冷夜晚更加必要。最后,路上的生活必需品也必不可少,比如防水火柴,鱼线和鱼钩,紧急救助用品:包括绷带、杀菌药膏、防晒霜和牙具,当然了,还有一个经典的瑞士小军刀。所有这些都要装在一个可折叠的小背包里,塞到个人锁柜里。唯一例外的物品是书和水瓶一类的小东西,它们在座位后面和货车边缘能够找到落脚之地(车开在崎岖路段的时候,水瓶到处飞扬是避免不了的)。
所有的行李都装载好了,我们用了八天从陆地和海上横跨欧洲。这八天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暂且不说我们在希腊海滩睡觉时被一群野狗袭击的那一出了。离开英国八天后,我们到达了将世界上最大的两大陆划分开来的那段窄水域,这段窄水域也将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分成两部分。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的伊斯坦布尔是我的必到之处之一,也是我诸多必到之处的一个开始。
伊斯塔布尔的历史要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它引人入胜的建筑风格映射出诸多在此气息过的文明、帝国和民族。徜徉在蜿蜒的小巷间,与繁忙的街道互动,让广阔的空间映入眼帘。古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十字军、威尼斯人和奥特曼人对当地的古典影响非常明显。索尼娅和我都叹服于此,我们游览了几个极其著名的城市景观,平铺开来的托普卡帕宫,壮丽的苏丹艾哈曼徳清真寺,也叫蓝色清真寺。索非亚大教堂,一个装饰得极其精致的教堂,曾是一所基督教堂,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于默罕默德二世领导的穆斯林军后被改作了清真寺教堂。尽管在此多留数日也不为过,但同日后游览的景点一样,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旅行计划如此紧密,乐卡车载着我们又踏上了征程。
短暂的行程载着我们来到了另一位时代稍近的征伐未果者的伤心之地。加利波利半岛是1915年一战联军登陆之地。联军原计划强硬开拓一条可供大部队从海上进入伊斯坦布尔的栈道,然后炮轰奥特曼帝国直至其投降。结果失利,导致又一个巨大的鸿沟似的僵持。墓地和纪念碑下埋葬着那些在此逝去的生命,在英法澳新联军紧急着陆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土耳其军阻隔侵略者的战壕的遗址。走近战壕遗址,一不小心,我摔了下去!差点儿成为另一位殉葬者!虽然很疼,但这却成为了我日后自称为退伍军人索要特殊待遇的借口 - 我常常说我是在加利波利半岛负的伤。有的时候,我的小心机还真管用!
离开加利波利半岛,探险队一路向东,穿过了爱琴海和地中海附近的土耳其西南部,游览了因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和遗址。特洛伊,海伦的荷马史诗中传说般的城市由于海伦,赫克托,帕里斯,阿克琉斯和其他的英雄的事迹,以及那匹恶名昭彰的木马而闻名于世。以弗所,以其杰出的罗马遗址和重要遗迹常常被同基督使徒保罗和约翰联系在一起。在伟大的帕穆克卡莱,我们参观了由天然矿泉供给的梯形热水池,这些水池形成一系列白色的钙化瀑布。
离开了帕慕克莱卡,我们一路向北穿过托罗斯山脉进入安纳托利亚中部来到了戈雷梅谷。陡峭的岩石在近乎月球地况的路表好似蜂巢般笔直的扬起,多么壮观的景象!海边零落着雕刻的地下的生命和早期的石教堂痕迹,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早期。那时的教堂是石门,通过来回滚动石头开关。
当我们到达土耳其中部和它叹为观止的遗址时,探险的日常惯例已经根深蒂滚了。惯例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煮饭,从最开始便是所有人一起参与。领队将所有人分成了每三人一组,每个人都知晓自己的任务并按照排班顺序展开。这样做的目的是每组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具有备料和烹饪实践知识的,可以指挥其他两个人操作。实践起来与想象的多少有些不同。有些组的烹饪知识和智慧明显超过其他组,也就是说,每天食物的质量和外观都不一样。很快,大家都知道该期待哪组做饭,哪组的饭只能勉强下咽。探险队共有21人,每周每组都有1/7的做饭机会。谁也逃不掉轮班责任,只有那些生病的人才可以蒙混过关。其实,我们都知道病因是什么。
煮饭的责任是全天制的,从当天午饭开始,包括晚饭,以次日的早饭结束。每个小组首要的责任便是寻找和购买食材。仅要喂饱21个肚子便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别说特殊时期连商店和超市都找不到的情况了。这意味着提前打算和购买很快成了当班小组的家常便饭。更具有挑战性的是要调和不同人群的口味,比如素食者,各种食物过敏和厌食。
买食品的钱来自于“食物经费”,每人定期要贡献出一定数额。领队建议数额应根据之前的食品需求和团员的消费水平来订。考虑到很多人都还是学生,贡献的数额自然不大,这也就导致了某些组超支时引起的激烈争论。
不管是否当班儿,标准的探险行程总是从五六点左右早早开始。早饭七点开始,折叠的桌椅、盘子、杯子和餐具都已置好,一般是麦片或粥,通常热得滚烫来补充一早需要的热量。一路上总是有热水,一方面用以冲置必备的热饮,另一方面可以在饭后清洗碗碟。八点,所有的东西必须清理好,清洁好,而且存放好才能上路。午休的时候仍是如此:匆忙的准备,吃饭,清洁,然后上路。晚饭稍微轻松些,时常是主食、甜点,然后是水果。所有这些都是在最基本的条件下准备的。尽管乐卡车上有一个小型的两圈炉灶,但那只是为特殊情况制备的。绝大多数的食物都是在谁也没有经历过的露天火上烹饪的。这也是一种经历,正如宣传单上承诺的,全程都是探险。
同轮班制一起的还有其他的责任。其中之一就是保持乐卡车的清洁,另外还要在卡车里睡上一晚,以座位为床或直接睡在地板上。虽然这样可以不用睡在帐篷里了,但在窄小的长坐或硬地板上睡觉真是一点儿也不舒服!更糟的是经常有人要爬上车到大网或锁柜里取东西,每一个动作都会引起颠簸。另一个严规是由于乐卡车上存放了每一个人的护照和签证,所以日夜都要有人看守。直到穿越了土耳其南部进入了奇秘又动荡的中东后,我们才对这一严规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周之后,我们即将穿越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今天,这样的旅行在当地极其动荡的条件下几乎不可想象。但在1987年,23名独立的探险员乘卡车通过这段地域并探索遗迹是很平常不过的。首先来到的是阿勒颇,该地距边境仅有一小段距离,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的最古老的城居地之一。从狭窄的街道和古老的建筑中,可以找到这座古城的历史遗产。我们去了充满活力的市场,似乎在那里你可以从热情的货主手上买到几乎所有的东西。我们本有机会参观阿勒颇清真寺,寺里铺制着雕花装饰,十分壮美。同其他的清真寺和宗教胜地一样,我们觉得非穆斯林人群只有穿着得体才会被欢迎 - 衣着长袖、包裹肩膀和膝盖、不穿鞋。所以我们没有进去。
ThinkChines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页 第一章
-
第14页 第二章
第二章 旅行的种子 早年、初游经历、背包游尼泊尔和印度 1987年11月至1988年3月 如果说从英国...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